沈泉曝光新一团编制,震惊老总:一团个七个营?
只见眼前的炮兵正对一门门迫击炮进行保养。</p>
这场面让副总指挥看得目瞪口呆。</p>
随着部队的发展,炮营列装了92式步兵炮,75毫米山炮和105毫米榴弹炮后,迫击炮便全部归营级单位所有。</p>
因此三个主力营的炮兵连拥有的迫击炮达到30门。</p>
至于新组建的四、五、六营也拥有几门迫击炮。</p>
要知道如今这个时期的我军在炮火方面依然很薄弱,像772团这样有编制的主力团拥有的炮火也很少。</p>
尽管得到了新一团的援助后,有所改善,但是依然与日军有着较大的差距。</p>
而新一团一个营居然拥有30门迫击炮,这都赶得上一个旅的炮火强度了。</p>
尽管副总指挥也为之错愕。</p>
沈泉却淡定一笑道:“首长,这都是我一直累积获得的,要是团长没把临城县缴获的火炮上交,其他新组建的营也能达到二营一半的水平。”</p>
副总指挥倒吸一口凉气。</p>
沈泉如此提起,这让他都不好意思再开口‘打劫’了。</p>
毕竟沈泉也说了,这是新一团累积而来的。</p>
而且新一团上交的武器装备足以列装一个师了,再‘打劫’的话,对新一团影响不好。</p>
得不偿失!</p>
不过,副总指挥抓住了沈泉话中的重点。</p>
其他新组建的营?</p>
随后疑惑地问道:“新一团其他营的炮火数目不及二营?”</p>
沈泉点头应道:“是的!”</p>
“除了一、三营外,四、五、六营的火炮只有3到4门左右。”</p>
“团长为了保持部队的战斗力,也为了更好地管理部队,所以保留了三个主力营,新组建了四个营。”</p>
“这两天整顿完后应该安排人上报了。”</p>
副总指挥微微一怔。</p>
一个团7个营?</p>
如此说来新一团的兵力可不弱啊!</p>
三个主力营一千人左右,哪怕其他四个营是正常营级人数,便达到了5000左右。</p>
若是加上其他部队人数,岂不是说达到6000人?</p>
临城县一战新一团兵力不是被削弱了吗?</p>
难道这么快便恢复了?</p>
“沈泉同志,你们新一团有多少兵力?”</p>
“报告首长,全团7000余人,”沈泉把主力部队人数报了出来。</p>
但并没有算上民兵。</p>
在李云龙的影响下,沈泉也认为民兵只能算是新一团后备力量,所以并不在新一团的兵力计算范围内。</p>
尽管如此,结果也让副总指挥为之一惊。</p>
虽然因国民抗日情绪高涨,部队的兵力增长都很不错,但是他也被新一团的增长速度震惊到。</p>
“没想到你们兵力这么快恢复过来,并且还比之前的兵力还有所增长。”</p>
“真是让我感到意外!”</p>
“不错,不错!”</p>
沈泉有感而发地说道:“这也是多亏了团长的决策。”</p>
“哦???”副总指挥好奇地问道:“什么计策?详细说说,让我也学习学习。”</p>
“首长谦虚了~”沈泉拍了一记马屁道:“谁人不知首长的威名。”</p>
“团长提起过首长是他敬佩的人......”</p>
副总指挥呵呵一笑,说道:“呵呵呵......没想到我还有这形象。”</p>
随后示意沈泉继续。</p>
沈泉也没有磨叽,语气带着敬佩地说道:“团长设立了一套新兵考核标准,从而区分战士与民兵。”</p>
“为了快速提升民兵的能力,编撰了《民兵军事训练手册》,这也使得民兵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从而通过来考核的人数在不断提升。”</p>
“同时这本手册也让战士们变得全面,按团长的话来说战士要全面发展,成为“五边形战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