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君主立宪?(1 / 2)

大夏帝国三十五年(1887);

南美洲帝都。

在冯衍华立志花费二十年,将中华治理为大夏帝国最繁华、最富强的王国之时;

已经四十七岁的皇帝冯瑞科,也在为帝国的未来思考。

“是时候布局君主立宪了!”

当初;

为了开拓疆域,他采用了帝制中央集权,在两千年帝制的氛围下,官员们也没有反对;

毕竟华夏历来如此!

而集权制在动用武装力量上,必然是强于民主制的。

冯瑞科看着自己书房墙面上庞大的帝国版图,他喃喃道:

“如今,帝国版图几乎已经确定,必须在朕这一代,为后世奠定基础,做个榜样。”

他从东华王国,一路看向北华、中华、南华,以及非洲的西华。

心中颇为骄傲。

但也为此感到担忧,越大,就越容易分裂、崩溃。

自始皇帝以来,历经17个朝代,四百多位皇帝。

然而;

没有一个朝代长期存在,没有一个皇族永远延续。

不乏有励精图治、精明强干的皇帝,更不缺德高望重、才华卓着的大臣,可总归免不了覆亡的命运。

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不能挽狂澜于既倒?

为什么不能摆脱悲壮的轮回?

为什么最终走向彻底崩溃?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这是宿命,更是必然,只希望这天下,在冯家的手上能坚持时间长一些吧!”

想通这些,不纠结王朝永世长存,他心中好受一些。

作为穿越者的冯瑞科;

很清楚的知道,未来随着科技发展、教育普及、百姓意识觉醒,民主是发展的趋势。

与其未来被推上断头台,不如早日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来人呐,宣首辅戚志强、次辅戚志强、谈新知、陈典拱,楚国公叶蔼亭。”

这些可谓是他的创业班底。

君主立宪这种大事,还是需要和他们商议,帝国到了如今这种规模,任何一个决定都会产生巨大影响,造成未知的后果。

很快;

这一群六十岁上下的老头,来到冯瑞科的御书房之中。

“臣等参见陛下!……”

“各位免礼!”

冯瑞科看向自己的陈典拱,这个当初从满清法场将他救回来的师叔;

现在已经六十二岁,一头灰色的头发,原来因为练武一身的肌肉,现在却有个怀孕十月的大肚子。

管理三军司令部后勤多年,已经被封为曹国公,入内阁任次辅。

“曹国公,今年身体可好?”

“劳陛下关心,臣一顿能吃两斤肉,身体倍儿棒。”

不愧是练武的底子,虽然发胖,但声音依然洪亮,看样子再活二十年不是问题。

冯瑞科又看向当初的‘三剑客’,叶蔼亭、戚志强、谈新知三人。

三人再过两年,也都达到花甲之年龄,名副其实的老头了。

都是连孙子都好多个了。

儿孙满堂!

“楚国公,现在完成了东华王国的视察,先休息一阵吧!”

法律规定首辅最多只能干十年,第一个十年是张集馨;其卸任之后,叶蔼亭接任,也在两年多前任满卸职。

冯瑞科从来都是注重为后世留下典范,对任期严格管控。

即使叶蔼亭还年轻,依然让其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