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也知道现在国内的工业制造情况,就比如现在的卡车,也曾听那些司机多方吐槽过,想要开车上路,成为一个合格的驾驶员,那首先,你必须要是一个会修车的驾驶员。
会不会修车,才是一个驾驶员能不能合格的最重要的指标。至于驾驶车辆这个最基本的技能,多练练就成了。
造成这一司机兼修修车技能的重要原因,一是全国修车地方少,还有一个就是汽车质量确实堪忧。
现在,全国每一个县城都有修理站,就是为了配合全国公路网大建设以及日益增加的机动车运输行业而配备的。
李御城作为部队里曾经的一员高官,现在也是基地的外围重要领导人员,座下就有一辆专门的吉普车以及一个专门的司机供他调用,每次出门,车辆都要进行一次检修,就这样车坏半道上的事也遇到不少次。
至于林瑞说的那种十万公里不需要大修这种情况,在李御城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是,看林瑞那信誓旦旦的样子根本不像是作假。
而且,林瑞这小子偶尔滑头一些,恋家一些,但是,在大是大非方面,还是分的了轻重,特别是对于炼钢厂质量的把控,对众人来说,那就是超标准严格要求。
用林瑞的话来说,质量,才是一个企业的生命,质量,才是大家端在手里的长期饭碗,质量,才是决定大家能否过上好日子的关键。
而不是生产多少产品,能造出多少产品。
听到林瑞的话,李御城当即面上露出凝重的样子说到:“林瑞,你说的是真的?真可以做到十万公里不大修?”
林瑞笑着说到:“我说千遍,不如跟我去现场一看,这是我们当初制造的第一台发动机,一直在试车台上运行着。”
李御城一拍手,当即站了起来,如果林瑞工厂里真要能制造出跑十万公里才大修的发动机,不,只需要数万公里才大修的发动机,都足以震撼整个行业了。
走出了小院,外界绿树已经成荫,夏季的傍晚依旧热浪滚滚,炼钢厂本就是高热能重工业,整个炼钢厂里虽然已经种下了很多树,但是,依旧如蒸笼一般。
走入厂区,轰隆隆的机械声,刺耳的钢铁摩擦声,鼎沸的工人吼叫声依次传来。此时此刻,林瑞听在耳中,只觉得这是工业巨人在发育,在生长,在茁壮成长的声音,格外的动听。
原来炼钢厂建造的小仓库,后来改建成了发动机制造小车间,里面打造了第一条发动机生产线,那第一台纯手工生产出来的发动机,就在这个小车间里,已经隔出来的那一间小屋里。
屋顶吊着一枚发黄的灯泡照亮这间不大的房间里,在房间的角落里,一台发动机依旧轰鸣旋转着,那排气管连接发动机的部位已经烧的通红,整个发动机依旧还在不停的以中度给油量在平稳的运转着。
在旁边有一摞记录着这台发动机从开始到现在的一切检修情况,发生的故障情况,以及运转数据。
十万公里,只是林瑞设定的一个理想状态,现实中,这台并没有跑到十万公里,按照高功率运转,这一台发动机一天运转二十二个小时,中间会有两次加注燃料,散热用水,以及停机检修的时间,其他时间都在不间断的运转着。
如此高强度的运转,大大增加了材料的疲惫性。
所以,按照当前额定功率,林瑞把速度定在六十公里每小时,如今从制造出来到现在已经俩月多过去了,在前几天才换了一整套的缸筒,活塞等零件。至于曲轴,机体,连杆,节气门方面进行了一些零件的更换,其中更换的最多的就是油路方面的零件。
李御城翻看着检修记录,以及跑的公里数,随着翻看的记录越多,脸上震撼的表情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