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恒宫初临 · 五道启命(2 / 2)

源界环主 朝覆雨 2368 字 3天前

———

【奚和】

? 对决式:

战斗前用言语诱导对手暴露魂识结构,再以“逆律问魂印”直接崩识,极擅思辨型对决。

? 命题式:

命题为:“质疑即是存在的初步”,呈现逻辑探索性,灵魂结构高自由度成立。

? 魂构式:

以“识问之轮”承载命题,构建一问即斩之魂具,虽非压制型但极具逻辑感染力。

———

【尉迟流焰】

? 对决式:

一拳裂域,爆发“焚识燎界印”,以火魂碾压敌魂体,一击即破,暴烈非常。

? 命题式:

命题为:“意志可焚虚伪之识”,意象强烈,虽逻辑偏激但在湮纪中仍属成立结构。

? 魂构式:

以“魂燃天印”具现命题,构型虽粗犷却稳定性极强,通过三关展现极高魂力资质。

———

【凝瑶】

? 对决式:

释放“命轨共鸣阵”,未动手即使敌人识魂错乱,自陷迷幻命象。

? 命题式:

命题为:“预感非虚,命轨有响”,结合命象之感知系统构成预测逻辑体系,极具稀有性。

? 魂构式:

具象“未来律羽”,其魂构呈半透明共振态,成功构成“预响”魂体,获得评议人一致赞赏。

———

【雁归辞】

? 对决式:

冷静反击,瞬间扭转攻防,以“逆映之锋”打碎对手命魂结界。

? 命题式:

命题为:“一切结局皆可逆写”,属高阶逻辑反命命题,具反结构之美。

? 魂构式:

构魂为“逆命锋晶”,魂体倒悬、反光、断律,极具毁灭性与精准性,通过时连评审都沉默不语。

———

五人皆顺利通过三环,获得问衍恒宫初阶弟子之权。

问衍恒宫,并非一座传统意义上的宗门。

它,是一座逻辑律殿衍生而出的魂衍之境,本质上是一座“命题构界”,以无数魂环、定义碑林、因果碎台、演命浮境交织而成的庞大复合空间。

而其入口处,正是湮纪界第一浮岛“问渊浮岛”中央主城【问衍主城】深处,那座由九十九重魂殿叠构而上的:

——【问渊总殿】。

———

秦宁与五人步入大殿之中,脚下踏过的并非实地,而是一片无声逻辑魂河。

每一步,都会引发命魂共鸣,每一道魂响,皆在判断他们此刻的命轨震幅与魂频稳定性。

五人虽早有准备,仍不由自主紧绷心神,唯有秦宁,神色未变,如踏幽渊。

片刻后,殿中现出一道魂影。

那是恒宫执律使之一,苍发无面之人,声音低沉如审问神只:

“初阶弟子确立。”

“是否请求:命籍注册?”

秦宁微微颔首。

魂河之上,一道极细魂光牵引至他眉心,轻轻落下,旋即化作一行淡银铭文:

【湮纪界 · 问衍恒宫 · 初阶弟子 · 秦宁】

五人见状,亦纷纷点头确认,各自铭纹归位。

———

【身份建立完成。】

此刻,主殿缓缓开启第二重空间,一座环形天殿从魂海中升起,无数问碑立于殿侧,一块中央碑环上赫然浮现:

【恒宫初阶 · 湮考五道 · 渊修初引】

苍发执律者语气平静道:

“凡初阶弟子,入宫后须修五道始律:

其一,命魂主图之书写;

其二,魂术主权之构筑;

其三,命题嵌合之刻;

其四,逻根共鸣之读;

其五,初级湮识之临界试炼。”

五人对视一眼,皆觉这一切,早已远超所有修炼的入门试炼。

但此刻,唯有秦宁眼神微动,低声喃喃:

“原来如此……恒宫,是一座用于书写世界逻辑的魂问宗殿。”

———

自主籍注册完成后,秦宁与五人被引入问衍恒宫内一座“命轮五境塔廊”——五条光廊浮现于命魂殿下,分别通往不同的湮考魂域。

———

【五道试炼】如下:

其一:命魂主图之书写

→ 所有修者需在自身命魂识海中书写“命主图”,确立魂图本源形态。

其二:魂术主权之构筑

→ 构建并掌控一种独立魂术逻辑体系,要求逻辑自洽、可战斗实用。

其三:命题嵌合之刻

→ 选择自身书写命题,与魂体嵌合,成为第一枚“逻辑命根”碎刻。

其四:逻根共鸣之读

→ 进入逻读魂域,与“命因碑阵”产生逻辑共鸣,通过三重魂响审核。

其五:初级湮识之临界试炼

→ 接触“湮识临界界面”,模拟微观湮识逻辑,进行封闭式魂源压构。

———

【五人选择方向】

? 沧黎:

选择先修“命魂主图”与“逻根共鸣”,因其天生魂感沉稳,适合魂图定制。

? 奚和:

直接选择“命题嵌合”,想挑战构写更高阶逻辑命文,自断路径,无惧失败。

? 尉迟流焰:

不按常理,直入“魂术主权”,当众构建“燃魂五破”,引得监阵者侧目。

? 凝瑶:

循序渐进,入“逻根共鸣”廊,感知魂碑波动,似与某碑产生预感共鸣。

? 雁归辞:

独自入“初级湮识临界试炼”,选择最难一环,自锁魂识,以冷锋斩解湮压回响。

? 秦宁:

步入“命魂主图”之域,却未下笔,而是沉默凝视魂图之界。

他要做的,是反向书写一图——

不是定义自己,

而是——

**取消自身的存在图谱。**

———

【宫中相处 · 简略交待】

五人暂居“问衍命居 · 初阶舍域”,互为邻里,试炼之余偶有探讨。

沧黎与凝瑶常交流魂感与命轨共鸣的走向;奚和则常向秦宁请教定义方式;尉迟流焰常自训斩阵,震得四邻魂震共鸣;雁归辞沉默寡言,独自于魂镜中修行,每次归来,身影更冷锋如霜。

五人与秦宁虽各自成道,却皆开始隐隐感受到一种命运逻辑的共鸣。

———

接下来,将逐一展开五道湮考的核心修行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