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新朝(1 / 2)

刘彧即位后,首道圣旨便是清除刘子业的血脉亲信。

建康城的天空阴沉得仿佛要塌下来,厚重的乌云压在宫殿飞檐之上,连朱雀大街上的石板都泛着不祥的暗光。

禁军的铁蹄踏过积水,溅起的泥浆玷污了那些为刘子业悬挂的素白丧幡——旧帝的哀思尚未散尽,新魂又将添入。

崇明殿内,刘彧端坐在龙椅上,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目光如刀般扫过阶下群臣。

那些曾经在刘子业面前阿谀奉承的面孔,此刻无不低垂着头,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陛下,山阴公主已伏诛。\"宦官王全跪伏在地,尖细的声音里满是谄媚,\"依您的旨意,赐了鸩酒,连同她那三十面首,一同下葬了。\"

刘彧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另一侧:\"刘子尚呢?\"

寿寂之立即上前一步,躬身答道:\"回陛下,豫章王早已出家为僧,在了恩寺剃度修行。寺中住持言,他日夜诵经,不问世事。\"

\"哦?\"刘彧轻哼一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朕这侄儿,倒也聪慧。\"

他笃信佛教,自是不会对佛门中人动手。

况且,一个青灯古佛的和尚,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刘彧心中盘算着,面上却不露分毫。

\"传朕旨意。\"刘彧面色凝重,声音威严,\"赐豫章王法号'慧寂',永生永世不得还俗。\"

\"陛下圣明!\"寿寂之高声应和,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冷宫的梧桐叶无人清扫,积了厚厚一层。寒风穿过破败的窗棂,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路浣英蜷缩在透风的偏殿内,昔日华美的凤袍已被粗布麻衣取代。她木然地凝视着铜镜中的自己——才二八芳龄,鬓角却已生出几缕刺眼的白发。

\"娘娘……\"乳娘张嬷嬷老泪纵横,颤抖着为她梳理头发,\"您多少吃些东西吧,这样下去身子怎么受得住?\"

路浣英突然暴起,将铜镜狠狠地砸向地面!镜面碎裂的声音惊飞了窗外栖息的乌鸦。

\"滚!都给我滚!\"她声嘶力竭地尖叫,面容扭曲,\"本宫是皇后!是太皇太后亲封的皇后!\"

两名侍女不屑地白了她一眼,骂骂咧咧朝冷宫外走去。

门外把守的侍卫嘴角泛起一抹冷笑,低声嗤道:\"疯婆子。\"

发泄过后,路浣英蓦地安静下来。她缓缓蹲下身,捡起一块锋利的铜镜碎片,在手腕上轻轻比划着。

一滴血珠渗出,随后越来越多,溅落在积满灰尘的地砖上,宛如一朵朵凄艳的红梅。

\"刘彧……\"她低声呢喃,眼神逐渐涣散,\"你以为废黜了我,路家就会垮台吗?\"

\"只要太皇太后尚存一日,路家便有希望,我便有重见天日的可能。\"

然而,她并不知道,就在她被关入冷宫的第一天,路惠男也已撒手人寰。

当路府大门被禁军撞开之际,路道庆正在祠堂上香,他手中燃烧的香突然折断,落在地上碎成几截。

何府正堂内,扶风盯着满院的赏赐,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金锭、明珠、珊瑚树……在阳光下闪耀着刺目的光芒,却像无数双冰冷的眼睛,审视着何家的一举一动。

\"主子,这……\"扶风小心翼翼地开口,声音压得极低,\"新帝如此厚赐,怕是别有用心啊!\"

何辑负手而立,眉头紧锁。他在厅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极重,仿佛要将心中的不安踩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