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商队护卫:训练伙计使用现代格斗术(2 / 2)

训练期间,林远还不忘强化镖师的心理素质。他在演武场中央放置巨大的铜锣,每当锣声响起,所有人必须立即进入战斗状态。深夜时分,更会安排“突袭演练”,让镖师们在睡梦中惊醒后迅速集结。有一次,熟睡的小吴被踹开房门的“劫匪”惊醒,慌乱中抄起枕头当武器,结果被判定“当场阵亡”。林远借此机会强调:“真正的劫镖不会挑你准备好的时候!唯有把警惕刻进骨子里,才能活下来!”

为了让镖师们更好地理解实战中的生死一瞬,林远还收集了大量真实的劫镖案例,在每晚的休息时间为大家讲述。他详细分析每个案例中镖师的失误之处,以及如果运用新学的格斗术和战术可以如何改变结局。这些生动的案例,让镖师们对训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个月后,首场“实战考核”在暴雨中展开。林远特邀漕帮、徽商的代表前来观礼,又重金聘请江湖上声名赫赫的“太行三杰”充当“劫匪”。考核开始,押运车队刚出扬州城,便遭遇“劫匪”突袭。只见镖师们不慌不忙,前排两人举起盾牌组成掩体,后排三人手持短弩齐射,压制敌人攻势。陈大海瞅准时机,带领突击小队从侧翼包抄,运用新学的擒拿术,眨眼间便制住两名“劫匪”。

在激烈的对抗中,一名镖师的盾牌被“劫匪”的斧头劈开,情况十分危急。但他迅速将盾牌一甩,挡住“劫匪”的视线,同时一个侧步贴近,用膝盖猛击对方腹部,成功化解危机。这场考核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最终镖队以零伤亡的战绩护住了“货物”。漕帮张横望着浑身湿透却精神抖擞的镖师,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林掌柜,这法子绝了!以往咱们护镖讲究‘硬碰硬’,如今这般巧劲儿,倒是给大伙开了眼界。”徽商代表则掏出算盘噼啪作响:“减少伤亡意味着降低抚恤成本,这笔账划算!”

考核结束后,林远并未放松。他在镖局内设立“武备学堂”,将训练内容整理成《护卫实战手册》,详细记载着格斗技巧、战术配合、应急处理等内容。学堂内悬挂着“以智取胜,以快制敌”的匾额,每日清晨,镖师们都要齐声诵读校训。同时,他还建立了“功勋制度”,根据护镖表现授予“麒麟勋章”,勋章可兑换银钱、休假,甚至晋升职位。

为了保证训练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林远安排了专门的教头负责日常训练。这些教头都是在前期训练中表现出色的镖师,他们不仅自身武艺高强,还善于教学。林远要求教头们每周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并定期向他汇报训练成果。

随着训练成果显现,天元镖局的护镖业务迎来井喷式增长。以往对高风险路线望而却步的商户,如今纷纷上门求合作。林远趁机推出“分级护卫服务”:普通商队配备基础格斗训练的镖师;运送贵重货物的车队,则由精英“虎卫营”全程护送。虎卫营成员不仅精通格斗术,还需掌握侦查、急救等技能,每人配备特制的护具——牛皮胸甲内衬钢板,护腕处暗藏匕首,腰带则是可拆解的绳索。

虎卫营的训练更加严苛。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进行长达两个时辰的负重长跑,然后是各种高强度的格斗训练和战术演练。林远还为虎卫营设置了模拟各种复杂环境的训练场地,包括山地、丛林、沼泽等,让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的战斗场景。

然而,树大招风。当天元镖局的影响力辐射至江南六府时,各地势力开始暗中窥探。太湖水匪首领“浪里白条”吴三刀,在一次劫镖失败后,重金聘请江湖武师,专门研究破解之法;更有甚者,试图收买镖局内的厨师、马夫,企图从内部瓦解。林远早有防备,他完善了镖局的“情报网”,在各城茶馆、酒馆安插眼线;同时,对新入职人员进行严格审查,重要岗位采用“连坐制”,一人犯错,举荐者同罪。

林远还定期组织镖师进行反间谍训练,教授他们如何识别可疑人员和防范信息泄露。他会安排一些模拟场景,让镖师们在其中辨别隐藏的敌人。通过这些训练,镖师们的警惕性大大提高,成功识破并抓获了数名企图混入镖局的间谍。

这场围绕商队护卫的革新,不仅改变了天元镖局的命运,更在江湖掀起波澜。以往只重蛮力的镖师行当,开始注重技巧与战术;就连漕帮、盐帮等势力,也悄悄派人来镖局“偷师”。林远站在演武场的高台上,看着挥汗如雨训练的镖师们,心中谋划着更大的布局——当护卫力量足够强大,或许就是开辟海上商路,与倭寇、海商一较高下的时候了。而手中那本《护卫实战手册》,早已被他批注得密密麻麻,新的战术构想,正在字里行间悄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