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皇帝朱批\"着在南直隶、浙江先行试点\"。消息传开,扬州城的天元镖局立刻忙碌起来。林远亲自挑选三十名精英镖师,组成\"驿务改制先锋队\",又从物流学堂抽调百名学员,教授他们驿站管理、信鸽传讯等新技能。
首座试点驿站选在苏州与杭州之间的嘉兴。当林远带着工匠丈量地基时,却发现原定地址已被徽商暗中购下。苏婉娘连夜送来密报:\"胡文远放出风声,说驿站改制是与民争利,还煽动当地士绅联名上书。\"
\"那就换个地方。\"林远望着京杭大运河蜿蜒的河道,突然指着一座废弃的渡口,\"此处临水靠山,正适合水陆联运。\"他立即调用码头自动化技术,设计出\"滑轮式信件分拣系统\"——只需将信件投入刻有州县名称的竹筐,滑轮组便能自动将其送入对应船舱。
开业当日,嘉兴百姓将驿站围得水泄不通。当看到身着统一青布短打的驿卒,骑着膘肥体壮的战马疾驰而去;当见证普通百姓花十文钱,便能将家书寄往千里之外的亲人手中,质疑声渐渐变成赞叹。更令人称奇的是驿站内悬挂的\"时效榜\",每封信件的收发、中转时间都清晰记录,延误者当场受罚。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三辆装满信件的马车在驿站外遭遇伏击。林远赶到时,只看到散落的信件和染血的急递腰牌。\"是\"飞沙帮\"的人。\"马奎捡起一块刻着沙鹰标记的令牌,\"他们原本盘踞在浙南山道,专门劫掠往来商贾,背后肯定有徽商资助。\"
林远却下令封锁消息,暗中让暗影小组追查。通过追踪飞沙帮在各钱庄的银钱往来,以及徽商商会近期突然增加的马匹采购订单,一系列证据逐渐浮出水面。三日后,当完整的证据链显示胡文远通过名下钱庄分七次向飞沙帮输送白银,用于购置兵器和收买官府眼线时,林远亲自将密报呈递给张居正。次日,锦衣卫便查封了徽商在苏州的三处钱庄,飞沙帮安插在驿站的内应也被一网打尽。
危机化解后,驿站改制进入快车道。林远又推出\"昼夜轮值错峰递送\"等制度,甚至在繁华市镇设立\"信报亭\",百姓可随时投递信件。当第一封从杭州寄往北京的家书,以六日之速抵达收件人手中时,朝野震动。
张居正看着各地传来的捷报,在奏疏上批下\"利国便民\"四个大字。而林远站在新落成的\"大明快递站\"总调度台前,望着墙上密密麻麻的驿路图,心中明白这只是开始。胡文远虽暂时受挫,但以他睚眦必报的性格,定会在漕运改革中掀起更大波澜。而那些尚未解决的难题——边疆驿站的防御体系、跨海信件的传递方式,正等待着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