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技术授军:向大明水师传授集装箱雏形(1 / 2)

林远站在泉州港的码头上,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吹得他的衣袍猎猎作响。眼前,一艘艘满载货物的商船正有序地进出港口,水手们的吆喝声、搬运货物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繁忙的贸易乐章。然而,林远的目光却并未被这热闹的景象所吸引,他的心中正盘算着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如何进一步提升海上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以应对日益猖獗的倭寇侵扰以及来自西方列强的潜在威胁。

自海上护卫船队组建以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倭寇的袭击,但林远深知,仅靠武力防御远远不够。在与葡萄牙等西方商船的接触中,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对方在运输技术上的优势。这些西方商船采用了标准化的货舱设计,货物的装卸和存储更加高效,而大明的商船仍沿用传统的散装方式,不仅装卸耗时费力,而且在运输过程中货物容易受损。林远意识到,若要在激烈的海上贸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技术革新。

经过深思熟虑,林远决定将自己脑海中集装箱的雏形概念传授给大明水师。他深知,水师作为保卫海疆的重要力量,若能掌握这一先进技术,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物资运输能力,还能为商船队提供更有力的护航支持。而且,通过与水师的合作,海运联盟也能获得更多的官方支持和资源倾斜,从而进一步巩固自身在海上贸易中的地位。

然而,当林远将这一想法告知海运联盟的核心成员时,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苏婉娘皱着眉头说道:“掌柜,这集装箱的概念虽好,但将如此关键的技术传授给水师,万一他们日后以此来制约我们海运联盟,那可如何是好?”一位老船商也附和道:“是啊,林掌柜,水师向来与我们这些民间商船队有些隔阂,我们费了这么大劲研发出来的东西,凭什么要拱手送人?”

林远耐心地解释道:“诸位有所不知,如今海上局势日益复杂,倭寇、西方列强虎视眈眈。我们海运联盟虽然发展迅速,但毕竟势单力薄。只有与水师紧密合作,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抵御外敌。而且,传授技术并不意味着失去控制权,我们可以与水师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更何况,这一技术的推广也有利于整个大明的海上贸易,对国家的繁荣昌盛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林远的极力劝说下,众人终于勉强同意了他的提议。接下来,便是如何将集装箱的概念清晰地传达给水师将领的问题。林远召集了物流学堂的算术师和工匠们,日夜赶工,制作出了集装箱的模型以及详细的设计图纸和操作手册。为了让水师将领们更好地理解集装箱的优势,他还精心准备了一场演示会。

演示会当天,泉州港的一处空旷场地上摆满了各种道具和模型。林远邀请了福建水师的总兵陈宏以及数位高级将领前来观摩。陈宏一脸疑惑地看着眼前的模型,问道:“林掌柜,你所说的这集装箱,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真的能比我们现有的运输方式更高效吗?”

林远微笑着回答道:“陈总兵,这集装箱乃是一种标准化的载货容器。您看,它的尺寸和规格都是统一的,无论是装卸还是堆放都极为方便。而且,它采用了密封设计,能够有效保护货物不受潮、不受损。接下来,我将为您详细演示它的优势。”

说罢,林远指挥工匠们进行演示。首先,他们展示了传统散装货物的装卸过程。只见数十名搬运工人费力地将一箱箱货物从船上搬下,再用推车运往仓库,整个过程杂乱无章,耗时良久。而且,在搬运过程中,不时有货物掉落损坏。

随后,便是集装箱的装卸演示。工匠们将预先装好货物的集装箱用起重机轻松地从船上吊起,然后直接放置在特制的运输车上。整个过程仅需数人操作,且用时极短。更重要的是,由于集装箱的保护,货物在装卸过程中毫发无损。

陈宏看得目瞪口呆,不禁赞叹道:“妙啊!这集装箱果然神奇。如此一来,不仅能大大提高物资的运输效率,还能减少货物的损耗。林掌柜,你可真是为我大明水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