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紧急预案:倭寇突袭的物资转运(1 / 2)

林远站在马六甲海峡的港口,望着满载货物的大明商船缓缓驶向远方,心中既有成功夺回商权的欣慰,也有对未来局势的隐忧。马六甲的海风带着热带独有的湿润与咸涩,吹过他的发梢,他却无暇享受这片刻宁静。苏婉娘匆匆走来,手中的加急信件在风中猎猎作响:“掌柜,泉州港传来消息,倭寇近日频繁在东南沿海出没,似有大规模突袭的迹象。”

林远脸色一沉,迅速拆开信件,上面详细记录着倭寇的动向:多股倭寇势力正在集结,其船只数量和人员规模远超以往,目标极有可能是沿海的重要港口以及海运联盟的物资储备点。林远深知,一旦倭寇得手,不仅海运联盟的心血将毁于一旦,大明的海上贸易也将遭受重创。

“立刻召集海运联盟的核心成员以及物流学堂的智囊们,商讨应对之策。”林远将信件塞回信封,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老船商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倭寇此次来势汹汹,我们在东南沿海的物资储备分散,若遭突袭,根本来不及转移。”物流学堂的算术师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根据情报分析,倭寇很可能采用闪电战术,趁我们不备,迅速劫掠物资。我们现有的防御和转运体系,难以应对如此大规模、高速度的袭击。”

林远微微颔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必须立刻启动紧急预案,重新规划物资转运方案。首先,要对东南沿海的物资储备点进行梳理,确定哪些是重点保护对象,哪些可以暂时转移。”

为了准确评估物资的重要性和转移的优先级,林远组织物流学堂的团队对所有物资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统计。他们按照物资的价值、稀缺性以及对海上贸易和海防的重要性,将其分为三个等级。一级物资包括武器弹药、军事物资以及珍贵的丝绸、瓷器等贸易商品;二级物资为粮食、淡水、布匹等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的生产资料;三级物资则是一些相对普通的货物。

确定了物资等级后,林远开始制定转运计划。他将东南沿海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立一个物资集中点。当倭寇来袭时,周边储备点的物资将迅速向集中点转移,以便集中力量进行保护和后续的转运。同时,他还与福建水师总兵陈宏取得联系,请求水师协助物资转运和防御工作。

在转运工具方面,林远充分利用海运联盟的商船和水师的战船。商船负责运输体积较大、数量较多的物资,而战船则负责护航和应对可能的海上袭击。为了提高转运效率,他对商船进行了改装,增加了货物的装载量和装卸设备的效率。同时,还为战船配备了先进的武器和通讯设备,以便在海上作战和指挥调度。

然而,转运计划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时间紧迫,要在倭寇来袭之前完成所有物资的转移,难度极大。而且,物资的转移涉及到众多环节,包括物资的装卸、运输路线的规划、船只的调配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转运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林远亲自指挥调度,将任务分配到每一个人。他组织了一支由经验丰富的水手和搬运工人组成的物资转运队伍,日夜不停地进行物资装卸和运输。同时,利用物流学堂研发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物资的运输情况,及时调整运输路线和船只的调配。

在运输路线的规划上,林远充分考虑了倭寇的活动范围和海上的天气情况。他避开了倭寇经常出没的海域,选择了一些相对安全的航线。同时,与沿海的卫所和渔民建立了情报网络,一旦发现倭寇的踪迹,立即通知转运船队改变航线。

就在转运工作紧张进行时,倭寇的突袭提前到来。一股规模庞大的倭寇船队突然出现在泉州港附近海域,他们兵分多路,朝着沿海的各个物资储备点扑来。林远接到消息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他命令转运船队加快速度,务必在倭寇到达之前将重要物资转移完毕。同时,通知福建水师迅速出击,拦截倭寇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