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韩信战死(1 / 2)

英布率领着七个国家的八只军队,浩浩荡荡地朝着成固城进发。这支庞大的军队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气势磅礴,令人畏惧。

经过漫长的三个月行军,他们终于抵达了成固城下。英布站在城前,望着那高耸的城墙和坚固的防御工事,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征服欲望。

他以韩信将塞国地域改为秦国为由,指责韩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这个借口虽然有些牵强,但对于英布来说,却是一个发动战争的绝佳理由。

刘邦得知英布的举动后,急忙派遣使者前往七国联军,试图劝和。然而,七国的将领们对刘邦的使者毫不理睬,他们坚信自己的行动是正义的,决心要给韩信一个教训。

20 天后,英布见刘邦的劝和毫无效果,便果断下令八军围攻秦国的武关城。武关城是秦国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英布毫不畏惧,他亲自指挥军队,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经过三个时辰的激战,武关城的守军终于抵挡不住七国联军的强大攻势,城门被攻破。英布率领着军队如潮水般涌入城中,迅速占领了武关城。

此时秦国还有100万百姓,韩信紧急征召了10万新兵,准备在秦国国都栎阳城与七国联军决一死战。赵信和英布等将领率领着七国联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向城池发起了猛攻。

上郡城的城墙高耸入云,坚固无比,但联军的士兵们毫不畏惧。他们架起云梯,攀爬而上,与城墙上的守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喊杀声震耳欲聋。

商邑城的城门紧闭,联军的投石车不断地向城门投掷巨大的石块,发出震耳欲聋的撞击声。城门在石块的撞击下开始摇晃,最终轰然倒塌。联军士兵们如猛虎般冲入城中,与守军展开了近身肉搏。

蓝田城的守军顽强抵抗,他们用箭矢和石块不断地攻击联军。但联军的士兵们奋勇向前,他们用盾牌挡住箭矢,用刀剑劈开石块,一步步地向城池逼近。

邓邑城的城墙被联军的攻城器械攻破,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入城中。城中的百姓惊恐万分,四处逃窜。联军士兵们在城中展开了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在这场激烈的攻城略地中,七国联军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意志。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最终成功攻破了这四个城池。

在成功攻克四座城池之后,七国联军的目标直接指向了栎阳城。此时的七国联军由八个军团组成,总兵力高达六十万人,可谓是声势浩大。

而在栎阳城中,韩信率领着仅仅二十万的守军严阵以待。当赵信、林羽风等人得知这个消息时,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他们非常清楚韩信的实力,他目前拥有十万士兵,而且他还是汉王刘邦的大将军,这意味着他可以将这些士兵转化为三阶郎中步兵。

更重要的是,韩信自身的四维属性极高,这使得他能够将三阶郎中步兵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甚至可以媲美四阶步兵。如此一来,韩信手中的兵力虽然相对较少,但其实力却不容小觑。

就在七国联军为韩信的实力感到担忧之时,英布却冷笑一声,说道:“韩信虽强,但如今我们七国联军六十万之众,还怕他不成?”于是,联军开始在栎阳城外安营扎寨,准备与韩信展开一场恶战。与此同时,刘邦在宫中焦急万分,他深知韩信对自己的重要性,可又无法阻止七国联军的逼迫。无奈之下,他只得再次派出使者前往七国联军营地,试图寻求和解的可能。使者见到英布后,苦苦哀求道:“将军,韩信乃汉王肱骨之臣,还望将军看在汉王的面子上,暂且罢兵。”英布却不为所动,冷冷地说道:“若要罢兵,除非汉王罢免韩信的大将军之职。”使者无奈,只好带着这个苛刻的条件返回成固城,刘邦听闻后,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之中。

刘邦在宫殿中来回踱步,心中纠结万分。一边是忠心耿耿、能力超群的韩信,一边是气势汹汹的七国联军。若不罢免韩信,战争一起,生灵涂炭,胜负难料;若罢免韩信,又恐寒了将士们的心。

就在刘邦举棋不定时,谋士张良站了出来,低声说道:“陛下,如今之计,可先假意罢免韩信官职,安抚联军。待联军放松警惕,再寻时机让韩信重掌兵权,扭转局势。”刘邦听后,眼前一亮,觉得此计可行。

于是,刘邦下旨罢免了韩信的大将军官职。使者再次前往联军营地告知此事,英布等人以为目的达成,放松了戒备。而韩信表面上被罢官,实则暗中训练士兵,等待反击的时机。一场围绕着权力与战争的暗潮,在栎阳城外悄然涌动,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英布、赵信、林羽风、彭越、陈余、项庄、季布、吴斌这八位将领,当他们亲眼目睹刘邦竟然真的将韩信的大将军职位罢免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狂喜。

他们毫不犹豫地背弃了与刘邦之间的约定,率领各自的军队如饿虎扑食般迅速包围了栎阳城,将韩信的军队困在其中。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围攻,韩信的军队显然有些措手不及。由于兵种等阶和战斗力的限制,他们的实力仅为二阶,与敌方相比明显处于劣势。

刘邦得知这个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道:“这些无耻之徒!竟然如此背信弃义!”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决定会引发这样的后果,心中懊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