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楚国的南军统帅项伯也得到了消息,他深知虎方城的重要性,于是毫不犹豫地率领着楚军向南疾驰,意图在齐国军队抵达之前赶到虎方城,守住这座关键的城池。
而此时,正在进军楚国的赵国将领赵信,也收到了各国派遣使者送来的情报。他仔细研究着这些情报,心中暗自盘算。经过深思熟虑,赵信决定先与林羽风联手,将项伯率领的南军一举歼灭。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削弱楚国的实力,还能避免自己在南下途中遭遇楚军的阻击。
主意已定,赵信立刻下令调整行军方向,大军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径直朝着楚国的虎方城进发。
又过了一个月,赵信率领着他的精锐部队——陷阵营,终于抵达了虎方城。然而,当他赶到时,却发现这座城池已经被林羽风占领。原来,林羽风的齐军攻势如潮,楚国守军难以抵挡,虎方城很快就落入了齐军之手。
此时,林羽风正在下一个城池膏城下,与项伯对峙。赵信稍作休整后,便毫不犹豫地率领军队继续向膏城进军。
十天之后,赵信的陷阵营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膏城下,与林羽风的齐军成功汇合。赵信与林羽风商定今夜休息一日,明天清晨强攻城池,毕竟他们都知道项羽不死,他们以后将会处处生活在其阴影下。
然而,就在他们休息之时,楚国的援军悄然赶到。原来是范增得知膏城危急,紧急调遣了附近的精锐部队前来支援项伯。这支援军人数虽只有五万,但皆是楚国训练有素的精兵,战斗力不容小觑。
次日清晨,赵信和林羽风按计划发起强攻。可他们没想到会遭遇楚国援军,攻城变得异常艰难。城墙上的楚军在项伯和援军将领的指挥下,顽强抵抗,箭矢、巨石如雨点般落下。陷阵营和齐军士兵们冒着危险冲锋,却伤亡惨重。
战斗正激烈时,突然后方传来一阵骚乱。原来是楚国派出了一支奇兵,绕到了联军后方进行偷袭。赵信和林羽风腹背受敌,局势瞬间变得十分危急。他们能否在这重重困境中找到破局之法,继续向项羽施压,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赵信眉头紧锁,当机立断,分出一部分陷阵营士兵去抵挡后方的楚国奇兵。林羽风也迅速调整战术,指挥齐军一部分继续攻城,一部分转身对抗后方敌军。
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副将韩旭率领着陷阵营士兵手持长枪,在敌群中左冲右突,每一次出手都能带走一个楚军的性命。林羽风也身先士卒,率领着齐军强攻膏城。
在他们的鼓舞下,士兵们士气大振,逐渐稳住了阵脚。随着时间推移,抵挡奇兵的陷阵营士兵成功将其击退,随后与攻城部队汇合。
此时,攻城部队趁着楚军分神,加大攻势。城墙上的楚军渐渐力不从心,项伯见状,知道难以坚守,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弃城撤退。赵信和林羽风成功拿下膏城,他们稍作修整后,继续朝着楚国腹地进军,准备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与项羽正面交锋。
项伯率领残余的3万多人楚国南军撤到了霍山城,开始加筑城防。第二天,赵信率领陷阵营士兵与林羽风率领齐国士兵到达霍山城,开始兵围此城,又在中午时分强攻此城。霍山城上,楚国南军虽已残败,但在项伯的激励下,依旧拼死抵抗。滚木礌石如雨点般砸向攻城的士兵,赵信的陷阵营和林羽风的齐国士兵伤亡不断。然而,赵信和林羽风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他们迅速调整战术,让士兵们用盾牌护住身体,继续推进。
战斗愈发激烈,喊杀声震彻云霄。突然,一支利箭射中了项伯的肩膀,他一个踉跄,但仍咬牙坚持指挥。可楚国南军终究寡不敌众,防线逐渐被突破。赵信和林羽风亲自率军杀入城中,与楚军展开了巷战。
项伯深知大势已去,他挥舞着长剑,在人群中奋力拼杀,试图杀出一条血路。但最终,他还是被赵信的陷阵营士兵重重包围。一番恶战后,项伯力竭战死,楚国南军全军覆没。赵信和林羽风站在霍山城的废墟上,望着远方,他们知道,接下来与项羽的对决才是真正的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