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北风南动,战鼓将鸣(1 / 2)

宣和三年九月二十七日,婺州讲武堂外校场。夜色如墨,风中夹杂着一丝潮湿的秋意。赵信立于高台之上,身后是整装待发的白马义从精锐部队。他目光冷峻,扫视台下五地代表:

“有人收了朝廷的金子。”

“有人接了童贯的密诏。”

全场一片死寂。赵信缓缓举起手中一封黄绢:

“这封密诏,原本不该出现在我手里。”

“但它现在——就在我的掌心。”

【诱敌之计:放线钓鱼,静候鱼上钩】

早在数日前,赵信便察觉到异常:

驿馆中有不明身份之人频繁出入;

军营中有将领夜间私会陌生人;

某些旧部开始暗中调动兵力;

林豹建议立即动手清查,但赵信却按兵不动。他对林豹说道:

“我们现在抓人,只会打草惊蛇。”

“不如……让他们自己跳出来。”

于是,赵信故意放出消息:

“圣公已决定向朝廷请降,换取共治地位。”

此言一出,果然引发连锁反应:

明州陈仲达连夜写信送入汴梁;

处州李彦宗派人秘密联络童贯使者;

温州张世昌则开始调动粮草,准备自保;

而最致命的——

监察司截获了一封由驿馆送出的密信,署名竟是林文远。

【真相揭露:忠奸难辨,人心动荡】

赵信并未当场揭穿,而是召集五地代表召开紧急议事会议。他在会上当众展开那封密信:

“林文远,你可敢解释?”

众人震惊,林文远脸色骤变,急忙跪地:

“圣公明鉴!”

“属下从未写过此信!”

“这是栽赃陷害!”

赵信静静看着他,忽然笑了:

“你说得对。”

“这不是你写的。”

他转向众人:

“真正的人,已经坐在这里了。”

全场哗然。赵信缓缓站起,指向一人:

“是你。”

“处州李彦宗。”

李彦宗脸色骤变,猛地起身欲逃。但早已埋伏的白马义从瞬间包围全场。

【雷霆镇压:斩首示众,震慑群雄】

赵信下令:

“押下去。”

“明日午时,当众斩首。”

此举震动全盟。赵信站在台上,语气冰冷:

“我不怕你们背叛。”

“但我最恨——”

“被人当傻子。”

他继续说道:

“从今往后,凡私通朝廷者——”“杀无赦。”

此令一出,五地代表皆噤若寒蝉。温州张世昌低头不语,明州陈仲达面色苍白。赵信看向他们,微微一笑:

“我知道你们做了什么。”

“但我不想动你们。”

他顿了顿:

“只要你们记住今天这一幕。”

“就足够了。”

【刺杀惊魂:刺客现身,生死一线】

就在李彦宗被押赴刑场之时,婺州城内另一场危机悄然降临。一名伪装成讲武堂侍卫的刺客,趁着混乱混入讲武堂后院。他手持短刃,直扑赵信寝房。然而,刚踏入门槛,一道黑影猛然扑出。是周远山!两人激烈搏斗,刀光交错。最终,周远山重伤刺客,将其擒获。审讯之下,刺客供出:

他是童贯派来的死士,任务是刺杀赵信。

赵信看着奄奄一息的刺客,冷冷道:

“回去告诉童贯。”

“我不是他的猎物。”

“我是他的噩梦。”

【尾声:风雨欲来,战鼓渐响】

九月三十日,婺州城头。赵信站在城墙之上,望着远方。他知道:

童贯不会善罢甘休;

辽国仍在观望;

联盟虽稳,但裂痕未愈;

战争的脚步,正一步步逼近;

他低声说道:

“他们以为我会退。”

“但他们错了。”

白马义从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