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战斗后,他都尽量保存兵力,并通过缴获武器、招募俘虏扩充队伍。
“不求速胜,但求稳扎稳打。”
【结盟义军,建立势力】
随着实力增强,赵信开始与周边义军接触:
在庐山脚下,结识少林俗家弟子李延庆;
在洞庭湖畔,招揽水贼周烈;
在江西山区,收编原南宋将领刘忠残部;
每一场合作,他都亲自前往,晓以大义,示以诚意。他提出口号:
“兴汉室,复中原,驱鞑虏,还我山河!”
这八个字,如同烽火点燃人心,越来越多的人投奔而来。
【建立白耳营,奠定根基】
赵信在建阳设立“白耳营”,作为训练和指挥中心。他以白耳兵为核心,结合新招募的义军,形成一套稳定的作战体系。他不急于称王,而是先稳固地盘,修筑防御,开垦荒地,恢复生产。
“兵不在多,在于精;战不在快,在于稳。”
短短一年,他已拥有五千兵众,控制三座县城,成为南方抗元力量中的一支劲旅。
【尾声:布衣称雄,白帝初现】
两年后,赵信在建阳登坛祭天,自称“白帝”,建国号“靖汉”,改元“昭武”。
“吾虽布衣,然受命于天,召白耳兵,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从此,江湖再无赵信,唯有一位“白帝”,率领着那支神秘莫测的白耳兵,踏上统一宋末、逐鹿天下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