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奇袭幽州,逆转战局(2 / 2)

“要让百姓安心,必须建立规矩。”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推翻旧秩序。”

“而是要建立一个新世界。”

【第一步:设立政令司,统一治理】

赵信宣布成立“河北义军政令司”,作为最高行政机构,由他本人兼任总领事,并设立以下五大部门:

部门职责民政部管理地方事务、安抚民心、赈济灾民军务部统一调度军队、训练新兵、制定防务财政司掌管税收、粮草调配、财务审计法纪司制定律法、审理案件、惩治贪腐文教司教育民众、记录史实、传播新政理念

他还任命五位德才兼备的官员担任各部门主官,其中:

原黄巾老吏王成任民政部尚书;

白耳兵副将陈烈任军务部统领;

商人出身的李广任财政司主簿;

曾为县衙书吏的刘修任法纪司判官;

儒生出身的周远任文教司祭酒。

此举标志着义军从军事集团向政权组织的转型。

【第二步:颁布《河北新政十策》】

赵信亲自起草并发布《河北新政十策》,明确未来治理方向:

减税免税:三年内免除田赋,鼓励农耕;

土地均分:没收豪强非法占田,重新分配给无地农民;

严惩贪腐:凡贪污军粮、克扣军饷者,斩;

公平征兵:实行自愿参军制,严禁强征壮丁;

设立学堂:每村设一所“识字堂”,普及基础教育;

设立医馆:由军医负责诊治百姓疾病;

设立义仓:各地设立储备粮仓,用于赈灾;

恢复市集:允许商贩自由往来,促进物资流通;

设立仲裁庭:处理民间纠纷,避免私斗;

禁止奴役:废除奴隶买卖,保障人身自由。

此政策一经公布,立刻引发广泛反响。不少百姓纷纷前来投奔,称其为“仁义之师”。一位老者跪地叩首:

“老朽活了六十多年,第一次见有人为百姓立法。”

【第三步:整肃军纪,整顿内部】

赵信深知,若不严格约束军队,迟早会失去民心。他下令实施三项铁律:

不得扰民:士兵不得擅入民宅、强取财物,违者杖责百下;

不得贪功:战利品归公,私自藏匿者逐出军伍;

不得私斗:军官之间不得结党营私,违者降职查办。

一次,一名军官因私吞战马被举报,赵信当众下令将其革职,并亲自宣读判决:

“我们不是为了权力而来。”

“我们是为了正义而战。”

“谁敢背叛这个信念,就不再是我的兄弟。”

此举震慑全军,军纪迅速恢复清明。

【第四步:重建基层,赢得民心】

赵信派遣使者前往各村落,设立“乡议堂”,由村民选举代表参与治理。他在广宗召开了第一场“百姓大会”:

村民代表可当面提出问题;

官员现场答复解决办法;

每月召开一次,确保政令畅通。

他还亲自走访受灾最重的几个村落,发放粮食与衣物。一位寡妇抱着孩子泪流满面:

“你们不是贼。”

“你们是真正的人。”

赵信轻抚孩子的头,说道:

“我们会一直守护你们。”

“直到这片土地,不再需要战斗。”

【尾声:政权初立,百废待兴】

进入公元186年春,河北已大变样:

政权架构基本建成,各地设立政务点;

屯田面积扩大三倍,粮食产量稳步上升;

军队正规化,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民心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多个郡县表示愿意归附,局势趋于明朗。

赵信站在议事厅门前,看着远处田野里忙碌的百姓与士兵,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我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战。”

“而是为了所有受苦的人。”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守住这片土地。”

“而是让它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