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西进洛阳,问鼎中原(2 / 2)

袁术败退南阳,局势动荡;

孙坚据江东,与袁绍结盟;

刘备屯兵汝南,广纳贤士,声望日隆;

曹操已上表朝廷,自称“镇东将军”,意图掌控朝政。

赵信站在议事厅内,望着地图上的中原战局,眉头紧锁。他召集诸将与谋士商议:

“我们刚在河南站稳脚跟,若不及时应对,曹操必成大患。”

“单凭我军之力,尚难抗衡其精锐之师。”

“唯有联合南方诸侯,方能制衡此獠。”

他提出一个大胆的战略构想: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防御。”

“而是要建立一个真正的联盟。”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起对抗曹魏。”

【第一步:遣使南下,联络孙坚】

赵信派出特使团,由文教司祭酒周远带队,秘密前往江东。使命明确:

表达合作意愿;

分享情报资源;

商讨联合军事行动。

七月初十,特使抵达吴郡,受到孙坚接见。会谈中,周远陈述当前局势:

“曹操野心勃勃,欲吞并天下。”

“若放任其扩张,江东亦难独善其身。”

“今赵信愿与将军携手,共抗强敌。”

孙坚沉思良久,最终点头:

“我虽不喜黄巾余部,但赵信此人,确有大志。”

“若其真能守诺行义,我愿为盟友。”

双方签署《江东—中原互援协议》,约定:

双方共享敌情,互通有无;

若一方遭袭,另一方须出兵支援;

合作打击流寇与地方豪强,稳定区域秩序。

此举奠定“江东—中原同盟”的基础。

【第二步:亲赴汝南,会晤刘备】

赵信深知,若要真正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必须争取刘备的支持。八月中旬,他亲自率百人卫队,穿越敌军封锁线,抵达汝南。刘备设宴迎接,席间二人畅谈天下大势。赵信开门见山:

“我知你仁德宽厚,志在复兴汉室。”

“而我不过一介草莽,只求百姓安居。”

“如今曹操横行,若你我各持己见,终将被其所灭。”

“不如联手,共拒强敌。”

刘备听罢,起身拱手:

“将军所言极是。”

“我虽布衣出身,但也知时势不容独行。”

“若能共抗曹贼,某愿效犬马之劳。”

两人当夜便立下“汝南誓约”:

双方互不侵犯,兵力协同调动;

共同设立“反曹战线指挥部”;

派遣使者定期交流战略信息。

这一结盟,标志着“中原—荆州同盟”正式成立。

【第三步:三地联动,策动战役】

九月,三方达成战略合作:

联军作战计划:

区域主力部队任务中原(赵信)白耳兵+河南义军扰击曹军后方,牵制主力江东(孙坚)孙家军水陆两师攻击徐州、扬州边境,切断漕运荆州(刘备)刘备军+荆州民兵固守汝南,伺机北上

赵信发布《讨曹檄文》,历数曹操罪状:

“挟天子以令诸侯,屠百姓以充军粮!”

“今赵信与众盟主共起义旗,誓除奸佞,还天下太平!”

此文一出,震动四方。多地流民响应,纷纷加入义军行列;曹操闻讯震怒,下令调集重兵反击。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尾声:联盟初成,烽火再燃】

十月,赵信在成皋设立“反曹战线总指挥部”,正式任命联军统帅部成员:

总指挥:赵信

副指挥:孙坚、刘备

情报总管:周远

军需统筹:李广

法律协调:刘修

他还颁布《联军纪律条例》,确保各方军队服从统一调度。赵信站在高台上,望着远方滚滚云烟,低声说道:

“我们不再是孤军奋战。”

“我们是一支真正的力量。”

“只要齐心协力,曹操也不过是个凡人。”

他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但他也明白,这一次,他们不是为了复仇,也不是为了权力。而是为了——天下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