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们纷纷低头行礼,他拱手回礼,不曾想那些人垂首更低。

朱瑜并未注意,只环顾四周,被眼前景象所震慑。

宫殿恢宏,更有一股威严气势。

这便是那位一统天下的洪武皇帝所居之处。

朱元璋见他四下张望,温声介绍:“前方是奉天殿,百官上朝之地。

其后是内殿,皇上批阅奏折之处。”

又行一段,他指向另一座殿宇:“这便是皇上的寝宫。”

朱瑜踮脚望去,惊讶道:“不是说皇上节俭?怎建这般大殿?”

朱元璋解释:“不过一间寝卧,其余皆辟为农田,四季作物皆有栽种。”

朱瑜恍然,又指一处:“这儿呢?可是后宫所在?”

朱元璋诧异:“你如何知晓?”

“猜的,胭脂气浓得很。”他促狭一笑,“且离皇上近,方便。”

朱元璋一时未解:“方便什么?”

朱瑜眨眼:“您自个儿琢磨。”

朱元璋回过味来,恼道:“臭小子,竟敢调侃咱?”作势要打,朱瑜早溜之大吉。

他跑至宫道尽头,回头却见朱元璋缓步而来,停在一座宫殿前。

“此处供有皇后灵位。”他低声道,神色肃穆。

谈及此处,他目光中泛起追忆的波澜,侧身望向身边的朱瑜,眼中隐隐闪烁泪光。

朱瑜见状连忙靠近:“您这是...”

朱元璋抬手拭了拭眼角:“马皇后为人极善,在世时常助咱,如今去了,咱心里总惦记着。”

朱瑜沉默片刻,忽而转身走向殿门,伴随着木轴转动的声响将门推开。

朱元璋怔在原地,目光追随他的背影。

“既是您敬重的人,便是晚辈该祭拜的。”朱瑜回头解释,随即望向殿内。

更深的原因未说出口——那位贤德女子,值得后人礼敬。

立于灵位前,朱瑜肃然凝视画像。

绢帛上的面容慈和可亲,令他不由心生亲近。

他郑重跪拜,奉香入炉,火星在寂静中明灭。

朱元璋的泪再抑制不住。

他望着画像无声低语:妹子,你牵挂的棱儿回来了。

这孩子聪慧有为,能担大任…咱已决意,这江山将来便交到他手中。

朱瑜起身时,见老人泪落如雨,不由扶住他臂膀:“您又想起旧事了?”

朱元璋摇头未答。

朱瑜忽挑眉打趣:“您哭得这般伤心,莫不是曾与洪武爷争过心上人?”

朱元璋:“……”

踏出殿外,行至一处宫苑前,朱元璋抬手指向:“瞧,此处原是东宫。”

朱瑜接口:“朱允炆母子居所?应是空置了吧。”

朱瑜轻声笑道:\"照您所言,这处宅院日后就是皇上在民间那位暗养公子的住所了。

\"

\"正是。

\"朱元璋目光炯炯地望着他,朗声一笑。

老者背着手在前引路,二人行至一座宫殿前。

两队锦衣卫肃立值守,指挥使蒋瓛亲自上前,恭敬地推开殿门。

朱瑜打量眼前这位身穿飞鱼服的官员,眉梢一挑:\"这位大人品级不低啊。

\"

\"这位便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

\"朱元璋随口道。

蒋瓛躬身行礼:\"大人过誉了。

\"

见堂堂指挥使对老者如此恭敬,朱瑜不禁咋舌:\"老爷子真厉害,连锦衣卫指挥使都对您这般敬重。

\"

朱元璋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宝库大门洞开,朱瑜迫不及待地跨入。

他对那些名剑铠甲视若无睹,目光急切地搜寻着大明宝船的图纸。

这些图纸价值连城,当年陈友谅凭借强大水军与太祖争天下,其造船技术举世闻名。

历史上建文帝出海逃亡的传说始终萦绕在朱瑜心头,让他想起太祖宝库中珍藏的那些图纸——正是郑和下西洋所用造船技术的源头。

\"这里珍宝无数,你都看不上眼?\"朱元璋见他来回翻找,不由发问。

朱瑜忙道:\"老爷子可知陈友谅的造船图纸藏在何处?\"

朱元璋面色一沉:\"那些败军之将的图纸有何用处?\"

朱瑜心头一紧:\"该不会被太祖皇帝拿去当厕纸了吧?\"

朱元璋皱眉道:\"那张纸太粗糙,用着不舒坦。

\"

朱瑜赶忙追问:\"老人家您快帮我瞧瞧,这些图纸搁哪儿了?\"

朱元璋不快地嘀咕:\"尽是些败军之将的破烂玩意儿,宫里珍宝无数,偏要寻这废纸。

\"虽抱怨着,还是指向角落:\"喏,就在那儿堆着。

\"

朱瑜匆匆跑过去,拂去厚尘,抱着图纸欣喜翻看。

可没翻几页,他突然僵住——怎么缺了几张?

猛地想起祖父方才的话,他心头一颤:\"您怎知纸张粗糙?莫非......\"

\"洪武帝真拿图纸如厕了?\"

朱元璋耳根微热。

当年剿灭陈友谅后,部将们将战利品悉数献上,这些图纸便在其中。

那时正与蒙元激战,又要防备张士诚,情急时随手抓纸入厕......确实不如草纸好用。

\"暴殄天物啊!\"朱瑜捧着图纸痛心疾首。

朱元璋顿时沉下脸:\"胆敢诽谤圣上!\"扬手要打时,却见少年梗着脖子怒视:\"这般精妙的造船术,洪武帝竟当秽纸!\"

他方才已瞥见图纸玄机——陈友谅所造战船高约十米,三层甲板可驰马,底层划桨舱完全密闭。

最惊人的是外层铁甲,阳光下凛凛生寒,威势逼人。

这艘船的设计极佳,上层船舱即使激烈交战,下层动力系统也不受丝毫干扰,持续运转如常。

即便战局不利,下方仍能冷静指挥,确保船只正常航行。

朱瑜翻阅典籍后不禁感叹,陈友谅确实厉害,竟能造出如此隔音精良的战船,堪称古代船舶技术的巅峰之作。

如今图纸上对这艘铁甲船也有详细记载,甚至连设计图都保存完好。

“您瞧,这可都是珍贵之物!”

“陈友谅虽是劲敌,但在造船方面确有过人之处……洪武皇帝怎不想想,大明将来难道就不需要战船了?”朱瑜沉着脸小声埋怨。

一旁的朱元璋眉头紧锁,却也不得不承认,朱瑜所言有理。

当年陈友谅的战船确实令他吃了不少苦头,若非其内部生乱,胜负尚未可知。

见朱瑜捧着图纸爱不释手,朱元璋心中了然——这小子多半还在谋划出海之事。

“你这孩子,毫无分寸!”朱元璋威严地训斥一句,随即压低声音:“小声些,若被皇上听见,可没你的好果子吃!”

朱瑜这才恍然,意识到自己仍在皇宫,方才言行确实不妥。

他仔细翻捡一阵,只挑了几份小型船只的设计图,其余则小心放回原处。

朱元璋不解:“为何不全带走?”

朱瑜摇头:“这些图纸虽好,真要造出来却需庞大财力,我的家底可不够。

先造几艘小的试试,至于大船,还得请朝廷调拨国力才能完成。”

朱瑜转向父亲问道:“老爷子,可有进展?陛下是否同意重开海禁?何时能解禁?\"

\"依儿臣之见,造船事宜须得提前准备,不可延误。

\"

朱元璋听罢,摆了摆手:\"国库空虚。

\"

说罢负手迈出库房,临走嘱咐道:\"若有看中的物件尽管取用。

陛下对驿站新制颇为赞许。

\"

朱瑜环顾库内,唯见甲胄刀剑陈列其间。

那幅《大明混一图》更觉无用,远不及他的地球仪精妙,遂空手而出。

随行途中,他追问父亲:\"驿站新政若推行得当,岁入当颇为可观。

\"

\"能有多少进项?\"朱元璋不以为然地笑了笑。

\"必定超乎预料!\"朱瑜信誓旦旦。

\"且待成效。

\"朱元璋止住话头,\"若果真如你所言,届时自当为你争取造船款项。

\"

朱瑜闻言欣喜。

父子二人信步宫阙,将至奉天殿时,朱瑜忽而驻足。

\"想进去瞧瞧?\"朱元璋指着大殿问道。

\"好!\"朱瑜快步踏入殿中。

仰望着蟠龙金柱与御座,不禁赞叹:\"当真气派非常。

\"

\"中意?\"朱元璋意味深长地笑道。

朱瑜一时点头又慌忙摇头。

朱元璋近前低语:\"可要试坐感受?\"

\"使不得!\"朱瑜连连摆手,心头却泛起涟漪。

四下无人,朱元璋轻声道:“这儿就咱们。”

“爹肯定不会往外传......”

“没人知道......”

“咱祖父也绝不会说......”

朱瑜终于按捺不住,一步步挪向龙椅,口中念念有词:“就试一下......祖父您可得帮孙儿瞒着。”

“放宽心。”朱元璋郑重点头,压低嗓门,“这可是杀头的勾当,我哪敢声张。”

“那......我试试!”朱瑜心潮澎湃,一撩衣摆坐了上去。

居高临下望去,恍惚间竟像教书先生立在学堂盯着蒙童——要说威仪?倒真有几分。

朱元璋瞧他端坐龙椅的模样,眉开眼笑拍掌道:“好气派......活脱脱的天子相!”

朱瑜等了半晌,没听见那该死的系统提示音,丧气地撑膝起身,鼻腔里溢出声闷哼。

“混账东西摆什么臭脸?”朱元璋拧眉喝问。

少年瞥了眼自家祖父,总不能直说系统没动静,只得搪塞道:“这龙椅......硬得硌骨头,坐着遭罪。”

朱元璋额角青筋一跳。

(虽瞧着确是块硬木头,可这话能明说?)

(老子刀山血海里滚出来的江山,倒被你小子挑三拣四?)

老头再忍不住,揪着朱瑜后领拎出宫门,唾沫星子溅了满路。

“从三皇五帝到秦皇汉武,哪个不是为了这张椅子拼命?”

“嫌硌得慌?便是钉板你也得恭恭敬敬坐稳了!”

朱瑜缩着脖子任他数落,忽然屁股挨了记狠踹。

朱瑜揉着酸痛的臀部,匆忙躲进房间,借口犯困避开父亲的责罚。

他取出刚获得的图纸仔细整理,盘算银两后决定先造几艘船试试。

次日,马三保来访,看到图纸兴奋不已。

朱瑜暗自满意,此人果然痴迷航海。

有了这两件重要物品,只等洪武皇帝颁布开海令了。

时光匆匆,转眼一月过去。

这段时间朱瑜忙着造船事宜,忍受父亲的唠叨,同时旁敲侧击朝廷动向。

这天清晨,父亲兴致勃勃地带他去参加驿站转运司的成果汇报,朱瑜心痒难耐——若收益能让皇帝满意,父亲便力促开海。

奉天殿上,文武百官齐聚。

朱棣已无心朝政,得知自己不过是备用之人后更是心灰意冷。

今日前来,只因好奇驿站转运司的成效,想看看这位名义上的兄弟究竟能为大明带来多少利益。

殿**,驿站转运司的官员们肃立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