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朱元璋郑重地将地球仪安放在地,背着手绕行细观,不时轻抚胡须,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痛快!
今日驳得群臣哑口无言!痛快!
若在从前,早该拔刀相向。
而今占据大义,看他们目瞪口呆的模样,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朱棣踏入殿门时,正看见父皇凝视地球仪的专注身影。
那令人窒息的王者威压,依旧笼罩着整个大殿。
自幼随徐达将军征战沙场,他听过太多关于父皇当年气吞山河的传说。
了解之后,朱棣深知父亲从底层崛起的艰辛。
即便自己久经沙场,面对朱元璋时仍不敢有丝毫松懈。
\"老四?有事?\"
朱元璋今日心情不错,并未计较朱棣擅闯之罪。
\"父皇。
\"
朱棣恭敬行礼,迟疑片刻终是问道:\"这地球仪与开海方略......莫非与您民间那位......\"
话未说完,朱元璋反手一掌掴在他头上,厉声喝道:\"胡言乱语!那是你亲弟弟!\"
\"亲弟?\"
\"正是朱棱!\"
朱棣如遭雷击。
他犹记当年那个总追着自己嬉闹的幼童......听闻其病逝噩耗时,远在边疆的自己曾悲痛呕血。
如今竟......
\"小六尚在人间?\"
朱元璋含笑颔首,抚着他肩头:\"记得你幼时最疼这个弟弟。
\"
\"那新税制、驿道改革......\"
\"皆他所为。
\"
\"地球仪?练兵策?开海?\"
\"尽出他手。
\"朱元璋眉宇间尽是自豪。
朱棣怔然半晌,终是轻叹:\"不想他竟有这般能耐。
\"
朱元璋凝视着这个骁勇的儿子,郑重道:\"确比你长兄更为出色。
\"言下之意已不言而喻。
朱元璋赞许道:\"你这孩子比你兄长更有潜质,需仔细权衡。
\"
朱棣心领神会,壮着胆子请求:\"儿臣想见六弟一面。
\"
\"见他?\"朱元璋面上不显,心中却暗忖:未曾安排你们相见,倒已情同手足,连义妹都赠予他了。
好在并非嫡亲姊妹。
他挥袖道:\"机缘未至,来日自会相见。
且去研读平倭方略,为朕练就精兵。
\"
见父皇逐客,朱棣只得施礼告退。
走出奉天殿时步履沉重,今日所得讯息令他震撼万分。
未料幕后对手竟是六弟朱棱!此人不仅健在,更首创商税新政,改革驿站,制定剿倭方略,力主开海......
自太子朱标薨逝,皇孙朱允炆失势,朱棣深知唯有马皇后所出皇子可继大统。
秦王晋王皆不足虑,惟己文武兼备,原以为帝位非己莫属。
如今方知竟还有一位劲敌。
若六弟当真如此了得,自己确实逊色三分。
想到这里,朱棣黯然长叹。
既父皇说要静待机缘,便只能暂且按下心思。
回府后命人收拾行装,却独自携朱瑜策马出城,径往皇陵而去。
望着眼前陵墓,朱瑜愕然。
燕王方才神色阴郁地召其同行,他不敢多问只得跟随。
未料竟来到皇家陵园......
“王爷,这是为何?”
朱瑜忍不住开口。
一路沉默至此,总不会专程来皇陵闲聊吧?
朱棣默然片刻,低声道:“我奉命前往北平。”
朱瑜暗想:这事儿还有我的功劳。
他看向朱棣:“这不是好事吗?为何愁容满面?”
朱棣不答,只淡淡道:“今日来见一个人,顺道告别,明日我便动身。”
穿过陵道,他在一座墓前停步。
朱瑜瞥见碑文,惊讶道:“朱棱?”
“不错。”朱棣点头,“他是我的六弟,父皇与母后的孩子。”
朱瑜眉头一皱,历史上马皇后仅有五子,何来六皇子?
看来此大明与所知不同……
朱棣忽然问:“可知父皇在宫外另有养子?”
“自然,此事并非秘密。”朱瑜答道。
朱棣指墓碑,苦笑:“就是他,我的六弟。”
“他还活着?”
“不仅活着,才能更胜于我。”朱棣神色黯然。
朱瑜恍然,原来如此。
他曾听父亲提过,这位养子极为出众。
如今朱棣得知胞弟受宠,备感压力,难怪郁郁寡欢。
相识以来,尚未见他如此消沉。
突然,身后传来一声怒喝:“放肆!区区商贾,擅闯皇陵该当何罪!”
二人回头,朱允炆正怒目而视。
朱允炆眼中充满怒火,死死盯着朱瑜。
朱棣本就心烦意乱,见状大步上前,扬手便是一记耳光。
清脆的响声过后,朱允炆呆立原地,捂着脸颊喃喃道:\"四叔......\"
\"放肆!\"朱棣厉声呵斥,\"朱瑜既与本王结为姻亲,便是你的长辈。
国子监的先生们都是摆设吗?连基本礼数都教不会?\"
朱瑜暗自摇头,这朱允炆真是毫无长进。
......
返程路上,朱棣忽然勒马问道:\"你可知海外情形?\"
朱瑜失笑。
这世间怎会有人比他更了解?当初制作地球仪的场景历历在目。
\"海外虽险,却暗藏机遇。
以商人之见,大明理应放眼四海。
\"
\"哦?\"朱棣挑眉,\"你竟如此了解?\"
\"年少漂泊时遇异人指点。
\"朱瑜沿用旧说辞,\"若朝廷开海,愿组船队远航。
先前说过——若你夺位失败,海外尚存退路。
\"
朱棣放声大笑。
原本当是戏言,此刻面对朱棱的威胁,这提议竟格外真切。
他重重拍打朱瑜肩膀:\"好兄弟!\"
......
\"但莫因此懈怠。
\"朱瑜突然正色,\"这条后路是为兵败准备的。
王爷如此消沉,莫非打算向朱棱低头?\"
朱棣沉默苦笑。
见他这般反应,朱瑜暗自心惊。
若连朱棣都偃旗息鼓,大业岂非更加渺茫?
\"不思进取......\"朱棣喃喃重复。
朱瑜顿时急了眼——往常提及此事,这位王爷眼中的野心可是藏都藏不住。
今日这情形当真不妙?他果真撑不住了?
撑不住也得撑!
朱瑜认为朱棣尚有一线生机......
他恳切道:\"我必倾力助你成就霸业,你可要振作啊!\"
\"振作?\"
朱棣对\"振\"字显得格外在意。
他指了指自己:\"你看本王现在还能振作么?我那三弟朱棱名中带个振字,想必此刻正精神抖擞。
\"
朱瑜:\"......\"
望着朱棣远去的背影,朱瑜怔在原地,半晌无言。
朱棣话中何意?当真不可救药?要向胞弟朱棱俯首称臣?
......
皇陵深处。
在此守灵的朱允炆抚着红肿面颊,满腹怨怼。
四叔竟为个外人掌掴于他!
可恨......着实可恨,这卑贱商贾!
他暴怒难抑,几欲癫狂。
身旁近侍趁机进言:\"殿下,此乃良机啊。
\"
\"良机?\"
\"陛下素来疼惜您,若知燕王这般作为,或许会召您回东宫。
\"
朱允炆先是一怔,随即恍然。
他岂愿终生困守皇陵?
这小太监所言确有道理。
\"如何能让皇祖父知晓此事?\"
\"奴才愿疏通宫禁总管......只要您点头,立刻去办。
\"小太监谄笑着,自不会道破此行实为调离此地,再不愿跟随这落魄皇孙。
此刻见机不可失,盘算着若能助朱允炆脱困,便是大功一件,遂决意一搏。
\"好!\"
朱允炆郑重点头,欣喜道:\"若能重返东宫,你当居首功,我必厚待。
\"
小太监喜形于色,匆匆退下。
......
深宫之中,朱元璋对朱棣动静了如指掌。
听闻朱棣离宫后竟颓然寻访朱瑜,二人同赴皇陵,神色顿显异常。
恰在此时,内侍总管前来,状若无意地提及朱允炆。
见皇上未有表态,总管又继续禀奏。
当提到朱允炆辱骂朱瑜、朱棣怒而掌掴时,朱元璋重重拍案。
内侍总管见状暗喜,顺势进言:\"皇长孙**,请陛下主持公道。
\"
朱元璋斜睨道:\"依你之见?\"
太监揣测君心,壮胆奏道:\"商贾擅入皇陵当诛,燕王以下犯上更该严惩。
\"话音未落忽觉寒意彻骨,抬眼正撞上朱元璋噬人的目光。
\"你要杀朕的儿子?\"天子声音似冰。
太监大骇,猛然惊觉那商人竟是龙种!当即伏地战栗如筛:\"陛下饶命!\"
\"朱允炆收买你的?\"朱元璋冷笑挥手,锦衣卫即刻将瘫软的太监拖出殿外。
\"装孝子不耐烦守陵?\"**寒声下令:\"蒋瓛!传旨朱允炆守陵三年,少一日提头来见!\"待蒋瓛领命退出,又见其折返,朱元璋勃然作色:\"要抗旨?\"
蒋瓛悄悄抹去额间冷汗,暗想:陛下刚斩了内侍总管,如今外廷事务只能由我通传。
他躬身禀报:\"兵部铁炫、吏部詹同、户部卓敬、工部茅大方四位大人已在殿外候旨多时。
\"
\"原是咱召见的他们。
\"朱元璋敛去怒容,\"宣。
\"
殿门外,四位大臣静候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