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们定于古历腊月18日攻城,并张贴告示安抚百姓:“良民百姓别惊慌,神兵只杀官差恶人。”腊月16日,恰逢印江县城赶场,但由于“神兵”即将攻城的消息,赶场的人寥寥无几。此时,驻军正准备撤出县城,驻扎在西门肖家院子里的周继尧,也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听说“神兵”专杀留东洋头的人,县府不少官员争先剃头,街上也有许多人用剪刀剪发,整个县城弥漫着紧张和恐惧的氛围。
激战血洒征程:第二次攻城的经过与失败
古历腊月18日,攻城的日子终于到来,天空阴沉,仿佛也在为这场战斗而默哀。拂晓时,城内就有不少人开始搬家下乡躲避,宦泽民下令全部机关职员和群众撤出城外,周继尧的部队也在拂晓时出动,布置在西门坝一带。
下午一时许,大石墩、阁老寨一带,白旗翻舞,人声滚滚,“神兵”们分三路直奔西门坝而来。到达西门坝汇合之后,他们挥舞着刀叉,呼喊着“打不进,杀不进,一刀砍个白印印”的口号,向着县城冲去。然而,当他们的队形刚刚散开,就被埋伏在西门坝的官兵一阵排子枪射击,数人瞬间倒地。
但“神兵”们并未因此而退却,他们仍然挥舞着刀叉,跳跃着前进,寻找官兵砍杀,砍伤了数名官兵。然而,正在激战之时,“神兵”队伍的后面被桑树林中的伏兵冲散,前面又不断有人中弹,队伍被迫向山沟方向撤退。而早就埋伏在城墙脚下的官军主力,见“神兵”乱了阵脚,全部出动扑向“神兵”。
这一场战斗,“神兵”们遭遇了重大挫折,沿途战死的不下百人。在西门坝留下的“神兵”尸首,妇女居多,她们一手执剪刀,一手执茅草,次第倒在血泊之中。“神兵”败退后,官军穷追不舍,直上大石墩,径取六井溪。官军所到之处,不分男女老幼,见人就杀,天池坪等地的民房被烧毁不少,“神兵”的第二次攻城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重整旗鼓再战:第三次攻城的筹备与行动
六井溪“神兵”二次攻城失败后,他们并没有被打倒,而是逃到德江、沿河、印江三县交界的地方,暗中设坛,聚集了几百人潜心练功,伺机复仇。此时,周继尧旅已调离印江,由驻沿河的黎刚部接替。黎刚到印江后,听说“神兵”不久又要攻城的风声,便把他养的“神兵”调在中坝驻扎,还派出一连兵巡回侦察,同时把板溪任永俊的团防调来助战。
古历三月初十,“神兵”果然再次出动攻打印江县城。十一日中午,战斗正式展开,六井溪“神兵”与国民党旅长黎刚的神兵在印江中坝相遇交战。“神兵”们怀着满腔的仇恨和坚定的信念,奋勇向前,试图突破敌人的防线。
悲壮抗争落幕:第三次攻城失败及后续惨状
然而,在这次战斗中,黎刚派兵和任永俊的民团从两侧包抄夹击,“神兵”们虽然英勇抵抗,但最终还是不敌败走,沿途死者甚多。黎部追至六井溪,进行了残酷的血洗山寨行动,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同年古历二月初四,黔军胡团长和刀坝民团陈品山等率军到沙子坡,进攻池坝“神兵”。他们不仅把池坝的耕牛、财物抢劫一空,还烧了一百多栋民房,将整个村子变成了瓦砾。何家庄、瓦场坝两个村子也未能幸免,被烧房三十多栋,瓦场坝仅剩民房三间,一片凄惨景象。
印江“神兵”三次攻城共死伤二百余人,这次沉重的打击使得“神兵”活动进入了低潮。但他们的抗争精神,却深深地烙印在这片土地上,激励着后来的人们继续为自由和正义而奋斗。
曙光引领前行:请红三军为死难者报仇
就在“神兵”活动陷入低潮时,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原红二军团)进入黔东,并攻占了沿河县城。这个消息传来,振奋了人心,让“神兵”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德江“神兵”众首领推选印江何家坡(现属杉树乡)人冉少波(稳坪神坛头目)为代表,带领几名“神兵”日夜兼程寻找红三军求援。1934年6月12日,冉少波在印江刀坝见到红三军,向红三军请求为“神兵”报仇,诉说了“神兵”们在反抗斗争中所遭受的苦难和牺牲。
6月15日,冉少波带红三军到达沙子坡。红三军到沙子坡后,即向六井溪一带神坛的佛主发出信函,邀请他们到沙子坡会晤。16日,各坛佛主来到沙子坡参加会议。同日,红三军发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致贵州印江、德江、务川、沿河各县神坛诸同志书》,书中指出:“我们相信神坛内的同志,必能接受我们的意见。因为大多数都是农民……”,承认“神兵”活动是农民起义,体现了广大受苦群众与反动政府势不两立的反抗精神。
17日,红三军在沙子坡召开了有几千群众、“神兵”参加的万人大会。号召广大“神兵”、群众参加红军,共同为推翻反动统治、建立美好新生活而努力。冉少波代表“神兵”也在会上讲了话,表达了“神兵”们对红军的信任和追随的决心。
革命力量融合:万人大会后的转变与新生
在沙子坡召开的万人大会,成为了“神兵”运动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神兵”们前进的道路,动员了广大“神兵”和群众加入红军,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冉少波代表“神兵”的发言,则表达了“神兵”们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此次大会后,千余“神兵”深受鼓舞,他们纷纷加入红军、游击队。这些“神兵”们带着对反动势力的仇恨和对新生活的向往,投身到革命队伍中。他们的加入,为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提供了一支中坚力量。他们在红军的领导下,继续与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斗争,为推动当地革命进程、反抗国民党统治注入了强大动力,促进了革命力量的整合与壮大。
印江“神兵”的故事,是一段充满苦难与抗争、牺牲与希望的历史。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为了追求自由、平等和正义,不畏强敌,浴血奋战。虽然他们的抗争经历了诸多挫折,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值得铭记。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黔东革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