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游击队员的红色回忆(1 / 2)

在1934年那个酷热难耐的夏天,德江“神兵”遭遇了一场生死攸关的危机。敌人的残酷围攻,让我们在木叶水(枫香坝)陷入绝境,曾经的战斗豪情在枪林弹雨中被无情打压,队伍被打得七零八落。然而,即便身处如此艰难的境地,我们心中对正义与生存的渴望从未熄灭。我,张羽耀,带着三百多名顽强的“神兵”兄弟,奋力突出重围,向着未知却满是希望的方向前行——沿河枫香,那里,有红军的消息。

一路的逃亡与奔波,充满了艰辛与挑战。饥饿如影随形,疲惫爬满了每一个人的脸庞,但我们相互扶持,坚定地朝着沿河枫香迈进。终于,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我们抵达了目的地,看到了那支传闻中纪律严明、为百姓谋福祉的队伍——红军。

红三军得知我们的到来,热情地杀猪招待我们。那一刻,看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我们这些在生死边缘挣扎许久的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红三军头儿面带和蔼的笑容,对我们说道:“你们‘神兵’到这里来,就有靠山了,就有衣穿饭吃了。” 他的话语,如同春日里的暖阳,驱散了我们心中长久以来的阴霾。接着,又认真地说:“我们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打富济贫’的军队。” 这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让我们对红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与红三军的交流中,我们逐渐了解到红军的理念与宗旨。他们所追求的,是广大贫苦人民的幸福,是推翻压迫、实现公平正义的伟大理想,这与我们“神兵”一直以来反抗压迫的初衷不谋而合。我们“神兵”大多来自贫苦农民,深知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那些年,我们在神坛的旗帜下,以简陋的武器与微薄的力量,试图对抗区、乡、闾长和保警兵的压迫,喊出“灭丁、灭捐、灭粮”的口号,可终究因势单力薄而遭受挫折。而如今,红军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希望。

红军的队伍,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他们所到之处,帮助百姓解决困难,宣传革命思想,深受群众的拥护与爱戴。看着红军战士们忙碌的身影,听着百姓们对红军的称赞,我们越发觉得,加入红军,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于是,我们“神兵”正式编入了纵队师,直属红三军军部领导。从那一刻起,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的“神兵”,而是成为了红军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肩负起了更重大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