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荧光溯踪(2 / 2)

他将这次“荧光溯踪”的意外发现,包括“荧光吸引蛙群聚集(蛙肉可食但味苦)”的食源拓展,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意识到,末世中的任何一种现象,都可能隐藏着生存的机遇。

然而,真正的发现,却在他食用蛙肉之后。

当林羽吃下蛙肉后,他惊奇地发现,他持续了三天的腹泻竟然暂时缓解了!虽然没有完全止住,但腹痛减轻,排泄次数也减少了许多。他感到身体的虚弱感有所减轻,精神也稍微振作了一些。

林羽立刻回想起自己的症状和蛙肉的特点。他推断,这些变异青蛙的内脏含天然抗毒素。它们长期生活在被变异藻类污染的溪流中,很可能为了适应环境而进化出了对抗毒素的能力。而这些抗毒素,在食用后,也对他体内的未知神经毒素产生了一定的拮抗作用。

这个发现让林羽感到一阵狂喜。他不仅找到了污染源,更意外地找到了暂时缓解腹泻的方法!这意味着,在彻底解决水源问题之前,他至少有了一种能够应对中毒症状的临时方案。这些变异青蛙,不再仅仅是味道苦涩的食物,更是他对抗未知毒素的“解药”。

他将这次“荧光溯踪”所带来的关键性发现,包括“蛙内脏含天然抗毒素(暂时缓解腹泻)”的惊人结果,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意识到,在末世中,大自然虽然充满了危险,但也蕴藏着无数的奥秘和生存的钥匙。

这次对污染源的追踪和意外发现抗毒素蛙肉的经历,标志着林羽正式进入了第三卷“外界冲击”的核心逻辑——他不仅要面对污染和生态异变带来的威胁,更要学会从这些异变中寻找生存的机遇。这次事件,也迫使他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博弈,通过对环境的深入探索,来获取解决问题的线索和资源。他对“蛙内脏含天然抗毒素”的发现,也为后续章节埋下了伏笔,预示着他将要面对的,将是更复杂的生物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相互作用来解决生存难题的挑战。

林羽并未因此而自满。他知道,虽然腹泻暂时缓解,但污染源并未清除,蛙肉也并非长久之计。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彻底清除变异藻类?他是否能从蛙内脏中提取出更纯净的抗毒素?或者,他是否能利用这些蛙群来帮助他对抗其他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