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活花(2 / 2)

林依芸端起面前茶盏一口饮尽,“多谢韩姨娘提醒,我会注意的。”

两人又说了会话,林依芸便借口还要去看姜瑶,告辞回去了。

韩素素拿起桌上的香膏,自言自语道:“林娘子看起来温温和和的,似乎也没有想的那么不好相与。”

“姑娘,你说什么?”正在收拾茶盏的踏枝抬起头来。

“没有什么,这些茶盏都收下去吧,不用留了。”韩素素道。

......

......

正午的阳光刚掠过薛家照壁,钱家的马车便停在了青石板阶前。

车上下来一名身材略丰的圆脸少女。她提着裙子,大步进了薛家的门,扬声道:“姜梨妹妹可在?“

守门的王妈妈刚要回话,就见锦儿笑着走了出来:“哪阵风把钱姑娘吹过来了,我们姑娘正在屋里,才说准备去府上看望钱家娘子和姑娘。”

钱慧兰笑着随锦儿往漱玉轩走,“昨日父亲说起你们姑娘的事,今日特意让我登门来请,我不敢耽搁,早早就过来了。”

姜梨正低头在桌前勾勒花圃图,看钱慧兰进来,赶紧放下笔笑着起身道:“慧兰姐姐怎亲自来了?“

钱慧兰将才刚对锦儿说的话又说了一遍,笑着走到桌案前,“妹妹在画什么呢?”

姜梨微微让开身子,将花圃图露出来。

钱慧兰低着头看了一会,直起身笑盈盈望着姜梨。

“妹妹是越来越厉害了,居然可以自己设计花圃了。”

她身着石榴红蹙金绣袄,腰间系着条葱绿宫绦,鬓边簪着朵新鲜的蔷薇,衬得那张脸面若银盘,粉雕玉琢。

姜梨上前挽起她,佯装委屈道:“姐姐好些日子没见,如今一见面便打趣我。”

钱慧兰只比姜梨大半岁,两人曾一起学过绘画,因姜衡嫌弃钱家是商户,不许薛明珠与钱家走得太近,连带着姜梨与钱慧兰也少了往来。

这次两人更是差不多有大半年没有见面了。

“妹妹如今可是钱家的贵人,姐姐可不敢打趣。”钱慧兰屈指勾了勾她的鼻梁,笑着道:“我可是奉了父亲之命专程来请你,你可不能不去。“

“就算你不来,今日我也是要去给伯母请安的。”姜梨朝锦儿道:“你去将昨日田菱送来的笋干匀一些带着,好让伯母和姐姐也尝尝。”

锦儿很快便拿着包好的笋干过来。

钱家和薛家的马车都等在门口,钱慧兰说是方便两人说话,便拉着姜梨上了她的马车。锦儿和落英坐着顺伯赶的车,一路尾随到了钱家。

钱娘子早已经安排了一大桌子茶点。看到姜梨,她笑着上前拉着她的手,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了,不像慧娘,一天到晚就知道吃。”

“娘——”钱慧兰鼓着腮帮,颇感无奈,“你怎么不说,我这些日子为了万花会都瘦了好些。”

“瘦了好些去年的衣衫还是穿不上,这些时日做的糕点,你可是一样也没有少吃。”钱娘子故意道。

钱慧兰一脸生无可恋,“娘,有你这样揭女儿短的吗?”

“皎皎又不是外人。”钱娘子拉着姜梨往屋里走。

钱慧兰抬起头,朝天翻了个白眼。

姜梨笑着道:“其实我阿娘也时常在我面前夸赞慧兰姐姐,大概别人的孩子都是最好的。”

钱娘子笑了起来,“当娘的说自己女儿,都是正话反说,哪有自家夸自家孩子的。”

钱慧兰这才笑着揽过钱娘子的肩膀,“阿娘,你说了这么多话,就属这句话我最爱听。”

“去去去,”

钱娘子一脸嫌弃的拍开她的手,拉着姜梨坐在桌前,“这些都是昨日做的糕点,你每样都尝尝,看看味道怎么样?”

姜梨望着满满一桌子糕点,有些错愕。

一般人家招待客人,四五样糕点就足够了,若是再多些,也不过七八样即可。钱家不愧是富贾之家,这一大桌子糕点,每样装了一小碟,粗粗一看,不下二三十种。

姜梨捡了一两样糕点尝了。钱娘子等她吃完,有些期待的问:“你觉得怎么样?”

都是很好的糕点,味道也赶得上平阳最好的万福斋糕点了。姜梨很认真的想了想,道:“味道很好。”

钱娘子却叹了口气,略带苦恼道:“这些糕点都是为万花会准备的。从年初起,我便请了各地厨子,尝试做一些很有特色的糕点,然而到了现在,这些糕点好是好,却总觉得少了些意思。”

姜梨沉吟片刻,“伯母想要什么样的特色?”

“我也不知道,就是想着既然是万花会,宫里的贵人也会来,她们什么样的糕点没有吃过,这样的糕点恐怕入不了贵人的眼。”

每年的万花会,承办万花会的富商总是卯着劲想要超过前面一届。但越是办到后面,各种花样层出不穷,越想超越越是难以超越。

钱慧兰也双手托腮,嘟着嘴道:“可不是嘛,这些糕点单看都不差,可堆在一起,除了花样繁复些,总觉得......太平常了。”

空气里弥漫着糕点的甜香和一丝隐隐的焦虑。

姜梨的目光缓缓扫过眼前琳琅满目、造型各异的糕点。荷花酥、玫瑰饼、芙蓉卷、莲心糕……无一不是以花为形,以花为馅,工艺精湛,色泽诱人。

“伯母、慧兰姐姐,我或许有个大胆的想法,不知当不当讲。”姜梨道。

钱娘子精神一振,立刻道:“皎皎快说!你是个心思灵巧的,必有高见!”

钱慧兰也好奇地凑近了些。

姜梨看着桌上的糕点:“伯母所虑极是。这些糕点以花为名,形肖味合,确实精美。但它们的问题在于——‘知花’而未能‘活花’。”

“此话怎解?”钱娘子疑惑。

“就是说,这些糕点,是‘模仿’花朵,而不是真的花朵。”姜梨的声音不高,但却很清晰,“但万花会本身,展示的是真实的、活生生的、姿态万千的‘花’。”

“糕点工艺再高,终究是‘假’的、‘死’的,放在真花环绕的盛会中,再精巧也可能被夺了光彩,落入‘匠气有余,灵气不足’的窠臼。”

钱娘子和钱慧兰若有所思,这点她们确未想到。

姜梨继续道:“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模仿花’的糕点,而是能让糕点本身……成为这场万花盛宴中,独一无二、活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