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拜访(2 / 2)

王夫人笑着接过话头:“薛娘子这话妙极了,这倒有了点无为而治的意思。”她拉着姜梨的手,笑着道:“你不单儿子养得好,女儿也是养得极好。”

又说了几句闲话,王复忽然转向姜瑾辰,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若是日后遇到有人刁难,便报我的名号。”他顿了顿,又补了句,“但不到万不得已,莫要动用。”

姜瑾辰会意点头。

薛明珠已经知道举荐之事已经成了,便笑着告辞。

王夫人也不强留,示意丫鬟捧来两个漆盒。

她将上面一个漆盒递给姜梨:“这是我跟你说过的茉莉,煮浆饮的时候不用多,放几朵即可。也可以用来做成香包,挂在屋子里,提神醒脑除晦,最好不过。”

姜梨笑着谢了。

她又将另一个漆盒递给姜瑾辰,“这是我让人备的考场用具,里面有提神的薄荷膏,还有防蚊的香囊。”

姜瑾辰亦是道了谢。

薛明珠望着漆盒里整齐码放的湖笔、徽墨,眼眶微微发热。二十年来,她第一次感受到被人护着、推着往前走的暖意——原来这世间除了权谋算计,还有这样纯粹的善意。

“夫人厚谊,我母子没齿难忘。”她轻声道,“等瑾辰考入书院,定要亲自来给大人磨墨研茶。”

王复捻须朝着姜瑾辰道:“若果真如此,我定要喝你这杯茶。”

王复与王夫人一直将薛明珠母子送到门口。直到薛家的马车驶出了巷子,王复脸上还一直挂着笑意。

王夫人亦是笑着问:“老爷笑什么?”

王复笑着道,“能在有生之年为朝廷寻得这样的栋梁,倒也不负头上这顶乌纱,夫人觉得可是这样?”

春日的暖风中已经有了馥郁的花香,又到了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时候。

顺伯赶着马车过了朱雀桥,朝着清风门外的薛家驶去。

薛明珠靠在软垫上,望着跟前的一儿一女,心里幸福且欣慰。

“阿娘,”姜瑾辰忽然开口,“您说,王大人为何要帮我们?”

薛明珠眼里流淌着慈爱:“因为王大人知道,真正的栋梁之材,不该被阴私腌臢所埋没。”

“我明白了。”姜瑾辰望着母亲鬓角的白发,笑着道,“我定然也不会辜负阿娘和阿姐,以及先生的期望。”

......

.......

此时平阳一处僻静的宅子里,晏行正漠然的看着面前三名形容狼狈,垂头丧气的男子。

“这次你们好运,遇上了姜大姑娘。但并不是说你们离开这里后便可高枕无忧,如今姜瑾轩已经进了承安伯府,他现在可是在四处打听你们的下落。”

三名劫匪眼里有些疑惑。

为首的陆大道:“他找我们做什么?”

晏行哂然一笑:“他如今是伯府的公子,最怕什么难道你们不知道?”

三个劫匪沉默着不说话。

“这世上,什么人不会乱说?那便是死人。”晏行凉凉的看了三人一眼,“我劝你们出去后好自为之,若是稀里糊涂丢了性命,实在可惜了姜大姑娘一片善意。”

三人面面相觑,眼里俱是愤怒和恐惧。

这次出师不利,不仅在暗无天日的屋子里被关了十多日,前日又连更三夜将他们押往平阳。从云溪到平阳那么远的路,硬是让他们走着过来。这一路上,脚板都要磨穿了。

姜瑾轩不仅不慰藉一二,还想杀人灭口,实在让人寒心。

“该说的我已经说了,至于你们日后究竟能不能逃得了一条命,就看你们的造化了。”晏行漠然看他们一眼:“送他们出去。”

早已有暗卫上前将三人送了出去。

李旺上前道:“公子,真的就这样将他们放了?”

晏行闲闲的把玩着手里的刀鞘,笑容慵懒,“过几日你让人去吓唬吓唬他们,就说是姜瑾轩的人。”

“是。”李旺道。

......

.......

承安伯府内。

林依芸站在院门口,看着门头上写着翠邑苑三个鎏金大字的匾额,心里却没有想象之中的高兴。

她淡淡扫了一眼暗沉下来的天际,问道:“老爷还没有回来吗?”

红杏眼神瑟缩了一下,轻声道:“老爷今日回来得晚些,一回来便去了东跨院柳姨娘处,说是柳姨娘炖了清润的汤水。”

林依芸哼笑一声,“表哥什么样的汤水没有喝过,不过是贪念柳姨娘的年轻貌美罢了。”

红杏跟在她身后,低着头不敢吱声。

林依芸蹙着眉头,原本以为进了伯府,日子便舒心了。没想到进了伯府居然是这么个样子,连日常伶俐的红杏,看着都畏畏缩缩不顺眼。

她冷着脸默了默,开口道:“你去,将老爷叫过来,就说明日是我的生辰,看是带着孩子们去酒楼定一桌还是在家里过,我要听听他的意思?”

到别的姨娘房中去将老爷叫过来,除了当家主母有这个权利,同是姨娘这样做,便是故意惹人怨恨了。

红杏有些踟蹰,刚想挪步。

林依芸目光便冷冷的扫了过来,“怎么,进了伯府连你也学会捧高踩低,连我的吩咐都不想听了?”

红杏吓得一哆嗦,膝盖一软便跪了下去。

“你趁早给我打消了那些有的没的心思,”林依芸一字一句道:“今日无论如何,你都将老爷给我请过来,若是将人请不过来,你便也不用回来了。”

红杏含着泪起身,匆匆往东跨院去请姜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