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淬火(1 / 2)

黎明前的黑山谷笼罩在一片浓雾中。李云龙趴在冰冷的岩石上,透过望远镜观察谷底的小路。他的大衣已经被露水打湿,手指冻得发僵,但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前方。

\"团长,信号!\"趴在身旁的王小虎低声提醒。

谷底闪过三下微弱的火光——张大彪发来的信号,意味着日军运输队已经进入伏击圈。李云龙立刻向身后打了个手势,埋伏在两侧山坡上的战士们悄无声息地进入战斗位置。

这是李云龙新战术的第一次实战检验。三天前,张大彪的特战小组带回情报:日军一个运输队将经过黑山谷,护送兵力约一个小队,运送的是某种特殊装备。更难得的是,这条路线两侧山势陡峭,是打伏击的理想地点。

\"传令下去,按计划行动。\"李云龙低声命令,\"记住,速战速决,优先缴获物资。\"

雾气中,日军的马蹄声和车轮声越来越近。李云龙轻轻拉开驳壳枪的保险,心跳开始加速。这不是恐惧,而是战斗前的亢奋。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那个曾经连打架都不敢的键盘侠程铁柱,已经蜕变成了真正的军人李云龙。

\"准备...\"李云龙举起左手。

谷底,日军的先头部队已经通过最窄处。借着晨光,李云龙看清了这支队伍:约三十名日军步兵护送五辆大车,车上盖着帆布,看不出是什么货物。但护卫的严密程度说明,这绝非普通物资。

\"打!\"

李云龙的左手猛地挥下。刹那间,两侧山坡上枪声大作,手榴弹如雨点般落入谷底。第一轮打击就撂倒了十多名日军,剩下的慌忙寻找掩体,但狭窄的谷底几乎没有藏身之处。

\"二组,压制!三组,包抄!\"李云龙对着简易步话机喊道。这是缴获自山本特工队的装备,虽然只有三部,但在这种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战士们按照训练时的战术分组,有的继续火力压制,有的从侧翼迂回,还有的专门对付试图突围的日军。整个战斗如行云流水,不到二十分钟,谷底的枪声就停止了。

\"清理战场!快!\"李云龙带头冲下山坡。

谷底一片狼藉。日军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几匹受伤的骡马在痛苦地嘶鸣。张大彪已经带人掀开了大车上的帆布,露出里面奇怪的装备。

\"团长,你看这是什么?\"张大彪指着车上的金属部件。

李云龙走近查看,心头一震。这些是组装式山地迫击炮的零件!在前世的军事资料中,他见过类似的装备——日军为山地作战专门设计的92式步兵炮,可拆卸运输,射程远、精度高,是游击队的噩梦。

\"全带走!一个螺丝钉都别落下!\"李云龙命令道,\"还有鬼子的弹药、枪支、干粮,全部缴获!\"

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李云龙则检查着日军的文件,试图找出这批武器的目的地。突然,一份标有\"绝密\"的文件引起了他的注意。打开一看,竟是山本一木写给第36师团长的报告,上面详细记录了李云龙近期的战术特点,并标注为\"极度危险目标\"。

\"团长,有鬼子伤兵!\"一名战士喊道。

李云龙走过去,看到一个年轻的日军军官靠在车轮旁,腹部中弹,满脸是血,但眼神依然凶狠。军官的领章显示他是个中尉。

\"会说中国话吗?\"李云龙问。

军官啐了一口血沫:\"支那猪...你们...逃不掉的...山本阁下...会...\"

李云龙没等他说完,抬手一枪结果了他。在前世,他可能会对这种行为感到不适,但现在,他已经明白战争的残酷——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

\"团长,都收拾好了!\"张大彪报告,\"牺牲两人,伤五人,击毙日军三十八人,缴获迫击炮五门,炮弹六十发,步枪二十支,还有一批弹药和物资。\"

李云龙点点头。以两人牺牲的代价换取这样的战果,堪称大胜。更重要的是,那五门山地迫击炮将成为独立团的杀手锏。

\"撤!按预定路线返回!\"

队伍迅速离开黑山谷,消失在晨雾中。李云龙走在最后,回头望了一眼战场。日军很快就会发现运输队遇袭,援兵可能已经在路上。他们必须争分夺秒地撤离。

回程路上,李云龙一直在思考山本报告中的内容。那个老鬼子不仅详细分析了他的战术变化,还特别指出这些变化与欧美最新军事理论的相似之处。更令人不安的是,报告末尾提到\"李云龙身份存疑,建议彻查\"。

\"团长,您怎么了?\"王小虎注意到李云龙的异常沉默。

\"没事。\"李云龙勉强笑了笑,\"小虎,回去后提醒我去看看张大爷的炼铁炉。咱们缴获的这些炮,得好好保养。\"

正午时分,队伍安全返回马家峪。村民们看到战士们满载而归,纷纷围上来帮忙搬运物资。赵刚匆匆迎上来,脸上的担忧一扫而空:\"老李!成功了?\"

\"大获全胜!\"李云龙拍拍缴获的迫击炮,\"看看这个,好东西啊!\"

赵刚检查了一下装备,眼睛一亮:\"这是...山地迫击炮?我在延安学习时见过图片。鬼子怎么把这种宝贝往咱们枪口上送?\"

\"运气好。\"李云龙咧嘴一笑,\"对了,旅部有消息吗?\"

赵刚的表情突然变得复杂:\"有。调查你过去的人回来了,旅长让你立刻去旅部汇报战斗情况,顺便...谈话。\"

李云龙心头一紧。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如果调查员带回的信息与现在的他严重不符,后果不堪设想。

\"什么时候出发?\"

\"现在。旅长派了警卫班来接你。\"赵刚压低声音,\"老李,不管发生什么,记住一点——独立团全体官兵都站在你这边。\"

李云龙心中一暖。短短几个月,他已经从那个愤世嫉俗的键盘侠,变成了深受部下爱戴的指挥官。这种归属感和责任感,是前世从未体验过的。

\"放心吧,我李云龙行得正坐得直。\"他转向张大彪,\"大彪,把这些迫击炮组装起来,组织炮手训练。我回来前,全团进入战备状态。\"

简单收拾后,李云龙带着王小虎和两名警卫员,跟随旅部警卫班出发了。路上,他试图从警卫班长口中套话,但对方口风很紧,只说旅长心情不太好。

黄昏时分,一行人到达旅部所在地。与上次不同,这次李云龙被直接带到了旅长周卫国的私人办公室,而不是会议室。房间里只有周卫国和政委方立功,气氛凝重。

\"报告旅长、政委,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奉命报到!\"李云龙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周卫国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坐吧。听说你们打了个漂亮仗?\"

李云龙简要汇报了黑山谷伏击战的情况,重点强调了缴获的山地迫击炮对今后作战的意义。周卫国和方立功交换了一个眼神,似乎对战斗结果既满意又忧虑。

\"李云龙,\"周卫国突然话锋一转,\"你知道我为什么派人去鄂豫皖调查你的过去吗?\"

李云龙手心冒汗,但面上不露分毫:\"报告旅长,不知道。\"

\"因为你这几个月的变化太大了。\"周卫国站起身,在房间里踱步,\"从苍云岭开始,你的战术风格、指挥方式、甚至说话做事,都像变了个人。\"他停下脚步,直视李云龙的眼睛,\"告诉我,为什么一个几乎不识字的莽夫,突然精通现代军事理论?为什么一个从没出过国的土包子,会懂日语和德语战术术语?\"

李云龙大脑飞速运转。坦白自己是穿越者?太荒谬了。编造谎言?面对周卫国这样的老革命,很难蒙混过关。

\"旅长,我...\"

\"别急着回答。\"周卫国打断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调查员带回的报告。原李云龙,1908年生于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贫农出身,1927年参加黄麻暴动,后加入红军。粗通文字,作战勇猛但缺乏战术素养,性格暴躁,多次因违抗命令受处分。\"他放下文件,\"听起来像你吗?\"

李云龙沉默。这份描述确实与原主相符,但与现在的他相差十万八千里。

方立功推了推眼镜:\"老李,我们是信任你的。但你必须给个合理解释。部队里最近有传言,说你可能被敌人调包了,或者...被收买了。\"

李云龙猛地站起来:\"政委!我李云龙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苍天可鉴!如果我有二心,天打雷劈!\"

\"坐下!\"周卫国喝道,\"没人怀疑你的忠诚。但你的变化确实蹊跷。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李云龙深吸一口气,决定半真半假:\"旅长,政委,我承认我变了。去年冬天那次重伤,你们还记得吗?我昏迷了三天三夜,差点没救过来。\"

周卫国点点头:\"记得。你为了救一个小战士,被鬼子刺刀捅穿了肺。\"

\"就在那次昏迷中,我做了个很长的梦。\"李云龙眼神变得飘忽,\"梦里有个白胡子老头,教了我很多奇怪的东西——战术、语言、甚至怎么造武器。醒来后,这些东西就刻在我脑子里了。\"

周卫国和方立功面面相觑。这个解释太离奇,但又无法完全否定。在那个年代,很多人还相信托梦、鬼神之类的说法。

\"你是说...老祖宗显灵了?\"方立功试探着问。

李云龙故作神秘:\"我不清楚。但那老头说,华夏危亡之际,会有凡人得授天机。还说什么'与时俱进'、'师夷长技'之类的话。\"

周卫国盯着李云龙看了许久,突然大笑起来:\"好你个李云龙!编故事都编得这么有水平!\"他收起笑容,严肃地说,\"我不管你是真做梦还是假做梦,只要打鬼子,就是好同志。不过...\"他敲了敲桌子,\"从今天起,你要定期向政委汇报思想。另外,总部派来的政治处主任明天就到你们独立团,你要全力配合他的工作。\"

李云龙明白,这是变相的监视。但比起被当作敌特处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是!保证完成任务!\"

\"还有,\"周卫国补充道,\"你那种新战术,先在独立团小范围试行。如果效果确实好,再逐步推广。记住,我们八路军靠的是群众路线,不是个人英雄主义。\"

离开旅部时,天已经黑了。李云龙长舒一口气,暂时度过了身份危机。但更大的挑战即将到来——那个明天到任的政治处主任。

回到临时住处,李云龙发现王小虎已经准备好了热水和简单的饭菜。少年虽然好奇旅长谈了些什么,但懂事地没有多问。

\"小虎,你知道政治处主任是干什么的吗?\"李云龙一边泡脚一边问。

王小虎想了想:\"听说是管思想教育的。咱们团以前没有吗?\"

\"没有。独立团成立时间短,以前都是赵政委兼管思想工作。\"李云龙叹了口气,\"这次总部专门派人来,说明上头对咱们不放心啊。\"

\"为啥不放心?团长打这么多胜仗!\"

李云龙苦笑。正是因为打了胜仗,而且是用非传统的方式打的胜仗,才会引起怀疑。在那个强调集体主义和统一思想的年代,特立独行往往意味着危险。

\"睡吧,明天一早回去。\"李云龙吹灭了油灯。

黑暗中,他思绪万千。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三个多月,他逐渐适应了八路军团长的身份,甚至开始享受带领战士们保家卫国的成就感。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复杂的处境:山本特工队的追杀、楚云飞的试探、旅长的怀疑、即将到来的政治处主任...更不用说日军的大扫荡和独立团的生存危机。

窗外,一弯新月爬上树梢。李云龙在疲惫中沉沉睡去,梦里全是枪炮声和喊杀声。

第二天中午,李云龙一行回到马家峪。远远地,他就看到村口聚集了一群人,气氛不太对劲。

\"团长!您可算回来了!\"张大彪急匆匆迎上来,脸色难看,\"政治处主任到了,正在团部大发雷霆呢!\"

李云龙皱眉:\"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