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沉默地抽着烟,夜风将烟头的火光吹得忽明忽暗。远处传来哨兵换岗的低声交谈,和偶尔的犬吠声。
\"老赵,\"李云龙突然说,\"你说咱们这么做,值吗?\"
赵刚有些惊讶地看着他:\"怎么突然问这个?\"
李云龙摇摇头,没有回答。他想起重生前在网上和人争论抗战史的日子,那时的他满脑子都是上帝视角的战略分析,却从未真正理解这场战争的残酷与伟大。
次日凌晨,部队悄然出发。为了避开日军侦察机,他们选择了一条鲜为人知的山路。这条路崎岖难行,但胜在隐蔽。带路的是老周的儿子,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对这片山地了如指掌。
正午时分,队伍在一处隐蔽的山洞休整。李云龙召集各连连长开会,详细部署作战计划。王喜武带着几个狙击手先行出发,负责清除日军哨兵。张大彪的一连担任主攻,孙德胜的二连负责阻击增援,赵刚带着三连保护侧翼。
\"记住,\"李云龙环视众人,\"咱们这次是虎口拔牙,动作要快,下手要狠。得手后立即按预定路线撤退,绝不可恋战。\"
众人点头领命,各自去准备。李云龙最后检查了一遍装备:二十响驳壳枪擦得锃亮,大刀磨得锋利,腰间别着四颗手榴弹。他摸了摸贴身放着的密码本和地图,深吸一口气。
傍晚时分,部队抵达预定位置。野狼峪地形险要,两侧是陡峭的山崖,中间一条土路蜿蜒而过。日军在峪口建了座土木结构的碉堡,上面架着两挺九二式重机枪,黑洞洞的枪口俯瞰着整条道路。
李云龙趴在灌木丛中,通过望远镜观察敌情。碉堡周围有六个哨兵,还有两辆装甲车停在路边。更麻烦的是,高处似乎设有观察哨,必须首先拔掉。
他对身旁的王喜武做了个手势。狙击手会意,像条蛇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暮色中。约莫十分钟后,高处传来一声极轻微的闷响——那是装了消音器的步枪发出的声音。紧接着又是一声。王喜武的信号很快传来:观察哨已清除。
天色完全暗了下来,这是约定好的行动时间。李云龙看了看怀表,指针刚好指向八点整。远处突然传来引擎的轰鸣声——日军的运输队准时出现了。
五辆卡车缓缓驶入视野,打头的是辆装甲车,车顶的探照灯来回扫射。李云龙屏住呼吸,手指扣在扳机上。就在车队即将进入伏击圈时,意外发生了:最后一辆卡车突然停下,跳下来十几个日军,开始在路边架设机枪。
\"被发现了?\"张大彪紧张地问。
李云龙摇摇头:\"例行警戒。再等等。\"
果然,那些日军架好机枪后,大部分又回到了车上,只留下四个哨兵。车队继续前进,完全进入了伏击圈。
李云龙猛地一挥手:\"打!\"
霎时间,寂静的山谷沸腾了。埋伏在两侧山坡上的八路军同时开火,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王喜武的第一枪就打爆了装甲车的探照灯,第二枪干掉了车顶的机枪手。
张大彪带着突击队冲下山坡,手中的冲锋枪喷吐着火舌。日军仓促应战,但为时已晚。几个鬼子刚跳下车就被撂倒,鲜血在月光下呈现出诡异的黑色。
李云龙亲自带人冲向碉堡。碉堡里的机枪刚响了几声就被手榴弹炸哑了。一个日军军官挥舞着军刀冲出来,被李云龙一枪撂倒。战斗进行得出奇地顺利,不到二十分钟就结束了。
\"快!搬物资!\"李云龙命令道。战士们迅速打开卡车车厢,里面果然装满了武器弹药和药品。最令人惊喜的是,最后一辆车里居然有台完好的无线电发报机。
就在大家忙着搬运战利品时,远处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是孙德胜的阻击连和日军增援部队交上火了。
\"撤!按计划撤退!\"李云龙大吼。战士们立即扛起物资,沿着预定路线撤离。李云龙亲自断后,临走前还不忘在卡车上安放炸药。
队伍刚撤出不远,身后就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冲天的火光中,日军增援部队被阻在了燃烧的卡车残骸前。
撤退路线经过精心设计,先向西进入密林,再折向北穿过一条干涸的河床,最后向东返回根据地。这条路线迂回曲折,能有效摆脱追兵。
走到半路,前方侦察兵突然报告发现异常。李云龙赶到队前,只见月光下站着十几个晋绥军士兵,为首的正是楚云飞本人。
楚云飞依然穿着笔挺的将校呢制服,马靴擦得锃亮,只是脸色略显疲惫。看到李云龙,他微微一笑:\"云龙兄,别来无恙啊。\"
李云龙冷哼一声:\"楚团长这是唱的哪出?\"
楚云飞不慌不忙地从副官手中接过一个皮箱:\"特来奉上薄礼,以表歉意。\"他打开皮箱,里面赫然是十支崭新的驳壳枪和两千发子弹。
李云龙没有接,只是冷冷地问:\"什么意思?\"
\"明人不说暗话。\"楚云飞叹了口气,\"日前之事确非我愿。军统的人混进了我的指挥部,不得不演那出戏。\"他指了指皮箱,\"这是我从军火库里偷偷调出来的,算是一点补偿。\"
李云龙盯着楚云飞的眼睛看了半晌,突然咧嘴一笑:\"楚兄客气了。\"他接过皮箱,转身递给张大彪,\"不过下次再玩这种把戏,可别怪兄弟我不讲情面。\"
楚云飞苦笑:\"云龙兄说笑了。\"他压低声音,\"有个重要情报:日军第23联队正在向野狼峪集结,最迟明晚就会发动进攻。\"
李云龙点点头:\"多谢提醒。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楚云飞,\"楚兄为何突然这么热心?\"
楚云飞沉默片刻,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这是我妹妹。她在北平读书,上周被特高课抓了。\"他的声音微微发颤,\"罪名是通共。\"
月光下,照片上的少女笑靥如花。李云龙接过照片看了看,又还给了楚云飞:\"我明白了。楚兄放心,我们会想办法。\"
两支队伍在月色下分道扬镳。走出很远后,赵刚忍不住问:\"老李,你真信他?\"
李云龙摇摇头:\"半真半假吧。不过......\"他摸了摸怀里的密码本,\"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暂时合作也无妨。\"
回到根据地时已是后半夜,但整个村子灯火通明。听说部队凯旋而归,老乡们纷纷从被窝里爬起来迎接。妇女们端来热腾腾的姜汤,孩子们围着缴获的武器叽叽喳喳。白大夫带着卫生队立即接收伤员,开始紧张的手术。
李云龙顾不上休息,立即召集干部开会。缴获的物资一一清点:步枪五十支,轻机枪四挺,子弹万余发,还有珍贵的药品和那台无线电发报机。
\"最重要的是这个。\"李云龙拍了拍密码本,\"有了它,咱们就能破译鬼子的通讯了。\"
赵刚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研究那台无线电设备:\"需要找个懂行的......\"
\"报告!\"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众人回头,看见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站在那儿,正是之前送信的晋绥军通讯兵。
\"我...我学过无线电。\"年轻人推了推眼镜,\"如果首长信得过......\"
李云龙和赵刚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哈哈大笑:\"好小子!过来吧!\"
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但指挥部的灯光依然亮着。李云龙站在窗前,看着晨曦中的村庄。炊烟袅袅升起,鸡鸣犬吠声中,新的一天开始了。这场漫长的战争还远未结束,但此刻,他心中充满了希望。
远处,张大彪正在操练新兵,洪亮的号子声回荡在山谷间。王喜武蹲在房顶上擦拭心爱的步枪,时不时抬头警惕地扫视四周。赵刚和那个年轻的通讯兵头碰头地研究着密码本,不时发出兴奋的低呼。
李云龙摸出烟袋,慢慢地装了一锅烟。火柴划亮的瞬间,他恍惚看到了那些牺牲战友的脸。深吸一口辛辣的烟,他在心里默默地说:放心吧兄弟们,这条路,咱们会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