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归途(2 / 2)

控制仓库只用了三分钟。老赵带人迅速改装毒气弹,把引爆装置换成遥控的;张大彪则给防毒面具做手脚——滤毒罐里掺入辣椒粉,戴上一分钟就能让人涕泪横流。

\"团长!\"栓子从了望塔上喊,\"有车队过来了!\"

李云龙凑到射击孔前,只见五辆卡车正扬尘而来,车篷印着红十字标志,但车厢里坐的却是全副武装的日军!

\"是陷阱!\"林助教脸色煞白,\"他们早知道我们会来!\"

李云龙却笑了:\"正好,省得老子去找他们。\"他转向老赵,\"'铁西瓜'准备好了?\"

\"管够!\"老赵拍了拍墙角的木箱,\"就是延时引信不太灵...\"

\"不用延时。\"李云龙指向仓库后方的悬崖,\"在那里埋几个,等鬼子进来...\"

卡车在仓库前停下。一个戴眼镜的军官跳下车,正是鞍山逃走的冯·施密特!德国人警惕地环顾四周,突然用德语下令:\"所有人戴面具!可能有诈!\"

太迟了。第一声爆炸来自悬崖,塌方的巨石瞬间堵死了退路。紧接着,仓库窗户里飞出十几个\"铁西瓜\",在车队周围炸成火海。最绝的是老赵改造的\"跳雷\",专打车底油箱,五辆卡车眨眼间变成五个大火球!

\"冲锋!\"李云龙一马当先杀出,专打戴防毒面具的鬼子。那些面具果然成了催命符,呛得日军满地打滚。冯·施密特在几个卫兵保护下往矿洞深处逃,却被埋伏在通风管里的栓子一枪打中大腿!

\"别杀他!\"李云龙拦住要补枪的张大彪,\"留着有用!\"

审讯在矿洞深处进行。李云龙把德国人绑在椅子上,面前摆着从仓库缴获的毒气弹。\"两种选择,\"他用德语说,\"告诉我解毒剂配方,或者尝尝自己的手艺。\"

冯·施密特轻蔑地笑了:\"配方在东京。就算有,你以为凭你们的工业水平...\"

李云龙突然把毒气弹的保险销拔了,放在德国人两腿之间:\"这是中国土法审讯,不需要工业水平。\"

冷汗顺着德国人的额头流下。当李云龙开始倒数时,他终于崩溃:\"停下!我说!解毒剂主要成分是...\"

配方记在一张烟盒纸上。老赵看后直摇头:\"需要硫代硫酸钠和EdtA,咱们根本没有!\"

\"有替代品。\"李云龙指向仓库角落的几个大桶,\"那是鬼子洗消用的漂白粉,加上...\"

\"醋!\"林助教突然想起什么,\"醋酸能络合砷化物!\"

简易解毒剂很快配制出来。李云龙亲自试药,把散发着刺鼻气味的液体浇在溃烂的伤口上。剧痛让他差点昏厥,但几分钟后,流脓确实止住了。

\"给老乡们送去!\"李云龙咬着牙说,\"快!\"

转移毒气弹成了难题。仓库里足有两百多发,运走太危险,就地销毁又可能污染水源。最后还是老赵想出主意——用缴获的日军卡车运到雷场,让鬼子自食其果!

计划执行得天衣无缝。三辆装满毒气弹的卡车由日军俘虏驾驶,直奔雷场而去。李云龙带人在高处观望,当看到熟悉的梅花部队旗帜时,他亲手按下起爆器!

地动山摇的爆炸后,黄绿色烟云笼罩了整个雷场。日军自相践踏的惨叫声连几里外都听得见。更讽刺的是,风向突然转变,毒云反而飘向日军集结地...

\"天助我也!\"张大彪激动地捶地,\"看狗日的往哪跑!\"

李云龙却没有欢呼。他望着远处翻滚的毒云,想起鞍山实验室里那些泡在福尔马林中的孩子。战争从不是值得庆祝的事,哪怕是以牙还牙的复仇。

\"传令,\"他转身走向山区,\"全团开拔,护送老乡们去安全区。\"

\"安全区在哪?\"老周问。

李云龙展开地图,指向一个被圈了无数次的红点——黑云岭。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鬼子绝不会想到,他们敢往\"死亡陷阱\"里钻!

队伍在暮色中启程。李云龙走在最后,不时回头望向毒云弥漫的雷场。那里,几面烧焦的梅花旗正在余烬中飘摇,像极了凋零的樱花。

\"团长!\"栓子突然从前方跑回,\"有个老乡要见您!\"

来人是私塾先生的妻子,怀里抱着个襁褓中的婴儿。\"李团长,\"妇人跪倒在地,\"求您给这孩子起个名吧...他爹死在毒气里了...\"

李云龙轻轻接过婴儿。小家伙出奇地安静,黑亮的眼睛映着晚霞,像两颗淬过火的钨钢弹头。

\"就叫...破云吧。\"他粗糙的手指拂过婴儿的脸颊,\"李云破云,总有一天,咱们要把这天上的毒云,捅个干干净净!\"

队伍沉默地行进在崎岖山路上。远处,黑云岭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像头蛰伏的巨兽。更远处,1942年的第一场夏雨正在积聚,雷声隐隐,仿佛大地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