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泞的山路上,李云龙俯身捡起一枚还带着余温的弹壳。黄铜表面残留的机油味混合着火药气息,在雨后潮湿的空气里格外刺鼻。弹壳底部刻着\"41\"的字样——这是美制m1加兰德步枪的标准弹药。
\"七点六二毫米,全自动射击痕迹。\"林助教接过弹壳,指着壳口细微的刮痕,\"不是普通步兵,是精锐部队。\"
远处传来零星的枪声,回响在山谷间。张大彪猫着腰从灌木丛中钻出,脸上还带着硝烟熏黑的痕迹:\"团长,南面山坳发现车队,三辆道奇卡车,加装重机枪,正往鹰嘴崖方向移动。\"
李云龙眯起眼睛。鹰嘴崖是通往根据地的咽喉要道,一旦失守,整个北线防御将门户洞开。他掏出怀表看了一眼——下午三点二十分,距离天黑还有两个半小时。
\"喜武,带你的人绕到崖后小路。大彪,准备'铁蒺藜'。\"李云龙的声音低沉而平稳,\"二小,去通知老乡们进山。\"
王二小刚要跑开,又被李云龙一把拽住:\"告诉民兵队,按三号预案行动。\"
孩子点点头,瘦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密林中。李云龙转向剩下的战士:\"检查装备,每人留两颗手榴弹,其余全部埋到路口。\"
战士们沉默地行动起来。铁锹与泥土的摩擦声、弹药箱开启的吱呀声、枪械检查的金属碰撞声交织在一起。远处,卡车引擎的轰鸣越来越近。
王喜武的爆破组最先就位。他们在崖壁上凿出浅坑,埋入用油布包裹的炸药包。引信被小心地藏在藤蔓中,一直延伸到五十米外的观察点。
\"记住,\"李云龙蹲在掩体后,用刺刀在地上画着示意图,\"先放头车过去,打中间那辆。\"
第一辆卡车出现在视野里时,太阳已经西斜。车头架着的勃朗宁机枪左右摆动,机枪手警惕地扫视着两侧山崖。车厢里坐着二十多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清一色的美式装备。
当第二辆车驶入伏击圈时,李云龙吹响了竹哨。爆炸声震得崖壁都在颤抖,巨石和碎木如暴雨般倾泻而下,准确砸在卡车前盖上。几乎同时,三个方向的机枪同时开火,子弹打在金属车身上迸出耀眼的火花。
\"打轮胎!\"李云龙大吼一声,手中的驳壳枪连续点射。
车厢里的士兵慌忙跳车,却被预埋的铁蒺藜扎穿了靴底。有人试图架起迫击炮,刚拉开引信就被狙击手爆头。整个山谷瞬间变成了杀戮场,枪声、爆炸声和惨叫声回荡不绝。
第三辆卡车见势不妙,倒车就要逃跑。王二小带着民兵队突然从路旁水沟里跃出,十几支土枪同时开火,打碎了后窗玻璃。司机慌乱中撞上山壁,整车人成了瓮中之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