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雪原围猎(2 / 2)

打扫战场时,游击队员在一辆吉普车后备箱里发现了意外收获——两箱药品和一台完好的无线电!军医如获至宝地抱着药箱不撒手,而通讯兵已经开始调试那台无线电了。

\"能修好吗?\"李云龙问。

通讯兵是个戴眼镜的四川小伙,他擦了擦镜片上的雾气:\"天线坏了,但机器本身没问题。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替代品...\"

朴永浩听了翻译,立刻派手下回山洞取东西。不到一小时,游击队员带着根长长的铜丝回来了——那是他们之前缴获的电话线。

通讯兵熟练地将铜丝绕成螺旋状,接在无线电上。经过反复调试,杂音中终于传出了断断续续的中文呼叫:\"黄河...黄河...我是泰山...听到请回答...\"

\"通了!\"通讯兵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李云龙一把抢过话筒:\"我是李云龙!给我接总部!\"

经过几次转接,耳机里终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李云龙简要汇报了情况,特别强调了美军进攻的时间和炮兵坐标。对方沉默片刻,然后说会立即上报,同时命令他们尽快向主力部队靠拢。

通话结束后,李云龙长舒一口气。现在总部有了准确情报,应该能做好准备。而他们这支小部队,也得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美军损失了一个车队,肯定会派更多部队来报复。

\"全体集合!\"他高声命令,\"带上俘虏和缴获,立刻转移!\"

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重伤的美军俘虏被简易担架抬着,轻伤的则被绳子拴成一串,在枪口下踉跄前行。缴获的武器弹药分配给了每个人,连伤员都多背了条子弹带。那台宝贵的无线电由通讯兵亲自保管,裹在缴获的毛毯里防震。

队伍沿着山脊线向北行进。朴永浩派了两个游击队员在前方探路,其他人呈扇形散开,警惕可能出现的敌情。李云龙走在中间,虽然腿伤疼痛难忍,但他拒绝乘坐临时制作的雪橇——那玩意儿留给重伤员了。

黄昏时分,他们抵达一处废弃的矿洞。这里比之前的山洞更隐蔽,入口被灌木丛遮掩,里面却别有洞天。朴永浩说这是日本统治时期开的钨矿,战争结束后就荒废了,但矿工们留下的木支架和简陋设施还能用。

战士们安顿下来,生起几堆小火取暖。炊事班用缴获的美军罐头煮了一大锅杂烩汤,每人分到满满一饭盒。李云龙和王振华、朴永浩围坐在角落里,借着微弱的火光研究地图。

\"再走两天...就能到...大部队...\"朴永浩指着地图上一条虚线说。

李云龙摇摇头:\"太慢了。美军后天就进攻,咱们得想办法拖住他们。\"

\"就凭咱们这几十号人?\"王振华推了眼镜,\"团长,不是我说丧气话,这跟鸡蛋碰石头没区别啊。\"

\"谁说硬碰硬了?\"李云龙眯起眼睛,\"咱们可以玩点阴的...\"

他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计划:派小股部队袭扰美军后勤线,炸桥梁、毁公路,让他们物资运不上去。同时散布假情报,佯装大部队调动,迫使美军分兵防守。

\"这...需要很多人...\"朴永浩皱眉。

\"人不够,声势凑。\"李云龙摸出根皱巴巴的香烟点上,\"多扎草人,晚上点起火把来回走动,让飞机看见。再找些鞭炮,隔三差五放一阵,听起来像交火...\"

王振华若有所思:\"声东击西...倒是可行。不过咱们得选好目标,争取最大效果。\"

三人一直讨论到深夜,最终敲定了行动计划。朴永浩负责动员附近村庄的朝鲜老乡帮忙制作假人和收集鞭炮;王振华带一组人勘察地形,选择最佳的破坏地点;李云龙则亲自训练一支精锐小分队,准备执行最危险的任务。

第二天拂晓,部队一分为三开始行动。李云龙挑了十二个最精锐的战士,包括枪法最好的狙击手、爆破专家和两个会说简单英语的侦察兵。他们换上缴获的美军制服——都是从尸体上扒下来的,有些还带着弹孔和血迹,但远看足以乱真。

\"记住,咱们的任务是炸毁美军的油料库。\"李云龙严肃地说,\"得手后立刻分散撤退,到4号集结点汇合。万一被抓...\"

\"宁死不做俘虏!\"战士们异口同声。

李云龙点点头,挨个检查他们的装备:每人一支冲锋枪、四个弹夹、两颗手榴弹和一把匕首。爆破手额外背了五公斤炸药和引爆装置。

正午时分,小分队出发了。朴永浩提供的向导带着他们走了一条猎人小径,避开了美军巡逻队。沿途经过几个被炸毁的村庄,断壁残垣间偶尔能看到冻僵的尸体,有军人也有平民。没人说话,但每个人的眼神都更加坚定了。

走了约莫四个小时,他们在一处高地上看到了目标——山谷里庞大的美军后勤基地。几十顶帐篷整齐排列,周围停着油罐车和运输卡车。守卫森严,入口处设有沙袋工事和铁丝网,了望塔上的哨兵用望远镜不断扫视四周。

\"乖乖,这得有一个营的守军...\"狙击手小声嘀咕。

李云龙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突然笑了:\"看那边——油罐区只有两个哨兵,还都在打瞌睡。\"

确实,基地西侧的十几个巨型油罐旁,两个美军士兵靠在栏杆上,钢盔歪戴着,看样子是在偷懒。更妙的是,这个区域靠近山脚,有片灌木丛可以隐蔽接近。

\"就这儿了。\"李云龙下定决心,\"天黑后行动。\"

小分队潜伏在灌木丛中,忍受着刺骨的寒冷。为了不暴露目标,他们不能生火,只能靠互相依偎取暖。李云龙的腿上又开始隐隐作痛,但他咬紧牙关不吭声。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这点疼痛算不了什么。

夜幕终于降临。基地里亮起了灯光,探照灯来回扫射,但在油罐区却形成了奇妙的阴影区——灯光被高大的油罐挡住,反而创造出了一片黑暗地带。

\"行动!\"李云龙低声命令。

爆破手和两个战士匍匐前进,借着阴影掩护接近油罐。李云龙和其他人则架好枪,随时准备火力支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一年那么漫长...

突然,油罐区传来一声闷响,接着是耀眼的火光!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瞬间照亮了整个山谷。连锁爆炸接踵而至,一个接一个的油罐变成了燃烧的火炬,黑烟直冲云霄。

\"撤!\"李云龙大喊。

小分队按预定路线快速撤退。身后,美军基地乱成一团,警报声、喊叫声响成一片。几发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但很快就被越来越猛烈的爆炸声淹没了——油罐区的火势蔓延到了附近的弹药堆放处,引发了更剧烈的爆炸。

李云龙回头看了一眼。整个山谷都被火光照亮,如同白昼。滚滚浓烟中,美军士兵像无头苍蝇般四处奔逃,救火车的水柱在冲天大火前显得如此无力。

\"够他们喝一壶的了...\"他咧嘴一笑,转身跟上队伍。

小分队马不停蹄地赶了一夜路,天亮前抵达了集结点——一处隐蔽的山洞。王振华和朴永浩已经在那里等候,见他们平安归来,都松了口气。

\"成功了?\"王振华急切地问。

李云龙接过水壶灌了一大口,擦擦嘴说:\"你听不见爆炸声?老子把他们油库连锅端了!\"

朴永浩竖起大拇指:\"好...很好...美军...三天...动不了...\"

通讯兵调试好无线电,收到了总部的最新命令:由于李云龙部提供的情报,志愿军主力已经调整部署,准备给来犯之敌迎头痛击。同时命令他们继续袭扰敌军后方,配合正面作战。

\"同志们!\"李云龙环视疲惫但兴奋的战士们,\"咱们的任务还没完。美军马上要发动进攻了,咱们得再加把劲,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接下来的两天里,这支小部队神出鬼没,四处出击。他们炸毁了五座桥梁,破坏了十余里公路,还偷袭了两个通讯站。更妙的是朴永浩想出的主意——在树林里挂上铁皮,风吹过时发出类似坦克履带的声响,吓得美军派侦察机来回搜索却一无所获。

第三天清晨,远处传来了隐约的炮声。李云龙爬上一处高地,用望远镜观察。地平线上,一朵朵炮火的黑烟正在绽放——美军进攻开始了,但明显缺乏炮火准备,攻势也显得犹豫不决。

\"成功了...\"他喃喃自语。油料和弹药的短缺,加上后方的袭扰,严重影响了美军的作战计划。这场仗,志愿军已经赢了一半。

当天下午,无线电收到了捷报:志愿军成功击退了美军进攻,歼敌千余人,击毁坦克装甲车二十多辆。总部特别表扬了李云龙部的敌后作战,称其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战士们欢呼雀跃,把李云龙高高抛起。他笑着骂了几句,心里却想起了那些没能看到胜利的战友——埋在朝鲜雪地里的无名英雄们。

夜幕降临,篝火旁,李云龙摸出赵刚那副破碎的眼镜,轻轻擦拭。火光在裂痕累累的镜片上跳动,仿佛无数细小的火焰。他知道,战争还远未结束,明天还会有新的战斗、新的牺牲。但只要这火种不灭,希望就永远存在。

远处,又一轮炮火照亮了夜空。但那不再是美军的进攻,而是志愿军反击的炮声。李云龙收起眼镜,紧了紧身上的大衣。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他和他的战士们还将继续战斗,直到最后的胜利,或者永恒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