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分田分地真忙(2 / 2)

“俺们也是哩!俺们村家里有两个娃以上的,至少都出了一个娃来参军……”

“是哩是哩!吴王是万家生佛,是俺家的再生父母,谁敢来打俺们吴王,俺们就跟他拼命!”

吴国境内迅速掀起一股参军潮,在这些淳朴百姓的眼里,参军不但能吃饷,能多分田地,最重要的是能保护胜利果实。

若是让张士诚、方国珍坐了天下,或是元朝反扑回来,那自家的田地可就又要被抢走了,这绝对不行!

吴国的均田令不但影响了朱元璋吴国势力范围,还席卷了北方各省。

定都平江府的张士诚离朱元璋最近,受到的冲击也最大。

两国交界的村庄里,大量的无田无土的村民开始向朱元璋领地迁移,他们宁愿到朱元璋那里开垦荒地,也不愿再受土豪劣绅的奴役。

吴王府正殿里,朱元璋端坐王位。

文武诸臣济济一堂,脸上都洋溢着欢笑,因为今日的主题是论功行赏,大封群臣。

封赏,又有谁不喜欢呢?

“诸位!去岁咱们积极用兵,在鄱阳湖击溃了不可一世的陈友谅,诸位居功至伟!如今小明王封邦建国,封咱为吴王,咱有功应该封赏,诸位有功,亦当封赏!”

朱元璋贴身侍卫站立在朱元璋身旁,展开一卷诏令,朗声诵读。

“吴王诏令:灭伪汉之战,诸文臣武将居功至伟,敕封徐达进位为中书省左相国,李善长进位中书省右相国,常遇春进位平章政事,汤和进位平章政事,刘基进位太史令……!”

“……”

“余者各按功绩,由大都督府、中书省议定封赏。钦此!”

朝堂之上,每个人都得到了应有的封赏。刘伯温默默盘算了一遍,似乎只有朱文正没有得到任何封赏。

这不应该!刘伯温心里有一个大大的问号。

洪都之战两万对敌六十万,坚守近三个月,此其大功一也。

鄱阳湖借东风,以二十火船焚毁敌楼船数百,此其大功二也。

湖口伏击绞杀陈友谅父子,尽收汉国地盘,此其大功三也。

推行田亩新政,为吴王尽收天下百姓之心,此其大功四也。

这四大功劳,任何一件拎出来都超过在座的所有人的功绩,可是上位为什么不封赏呢?

但刘伯温是何等样人?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关节,如果不是吴王对自己的侄子开始忌惮,那就是今后还要有更大的封赏。

这个没有得到任何封赏的人,才是吴王最大的红人。

作为元朝旧臣,刘伯温在朱元璋这里过的并不如意,李善长、胡惟庸、杨宪等人沆瀣一气,处处打压于他。

大腿要挑粗的抱,烧灶就要烧冷灶。

或许自己翻身的机会就要落在这个朱文正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