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祁英明又回到了20年前的地下室(1 / 2)

祁英明望着曾经的自己消失,只留下这身衣物,心中有一种数出来的滋味,五味杂陈,不知道是难过呢,还是难过呢!总之无以言表,难以名状。他坐在椅子上,双手紧握,眼神空洞地凝视着前方,久久无法平静。思绪万千,他暗自思量:既然我已经恢复了过去的身份,何不索性回到那个承载着我无数回忆的地下室呢?那里,或许还能找到一丝曾经的自己。

想到这里,祁英明猛地站起身,开始收拾起那些遗留下来的旧物。一切似乎都未曾改变,一部摩托罗拉的手机静静地躺在那里,旁边是一部即将要被淘汰的小灵通。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钱包,里面证件齐全,身份证上的照片依旧青涩,还有那些跑业务时留下的名片,还有五百多块钱。他心中暗自庆幸,这些重要的东西都还完好无损。

随后,祁英明开始换上曾经的衣物,裤子、上衣,每一件都透着一股熟悉而又陌生的气息。站在镜子前,他再次审视着自己,眼前的形象与20年前跑业务时的自己如出一辙,那份屌丝的气质,简直标准得不能再标准。他不禁哑然失笑,但那份骨子里的执着与坚韧,却从未改变。

整理完毕后,祁英明将公文包小心地装进从2024年带过来的背包内,又从口袋里掏出那张月票卡。他仔细端详着这张承载着旧时光记忆的卡片,这个月票在2004年几乎北京常住人口当中人手一个,他心中暗喜,决定先去地下室看看,重温一下那段难忘的时光。

一切收拾利索后,祁英明背起那个装满日常必需品与些许梦想的背包,迈着比以往更加坚定的步伐下楼,每一步都似乎在宣告着他即将踏上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直奔公交车站的方向。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他眼中闪烁的期待与难以言表的感慨,这是一次寻找自我、重拾生活热情的旅程,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没过多久,车子缓缓进站,祁英明灵活地穿过人群,上了车。正值下班高峰期,车厢内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漫着一天的疲惫与归家的渴望。车辆摇摇晃晃地穿梭在城市的脉络中,最终停在了望京车站。随着人流缓缓下车,祁英明站在车站,环顾这既熟悉又略显陌生的四周,天这时已经开始有点黑了,街灯逐一亮起,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温柔的光辉。他没有过多停留,径直走向小区门口那家总去的小饭店,熟练地点了一份他经常光顾的韭菜鸡蛋盖饭,那是他味蕾上的记忆,也是过往岁月的一个缩影。

老板一见是他,脸上立刻绽放出亲切的笑容,仿佛老朋友般熟络。祁英明心里一暖,是啊,这里早已成了他心灵的港湾,每一次归来,都能找到那份难得的安宁与满足。

饱餐一顿后,祁英明推门而出,目光被不远处的报摊吸引,心想,十年以后就没人再看报纸了,大家都将沉浸在智能手机的屏幕里,浏览着各式各样的新闻资讯,享受着即时更新的便捷与丰富。然而,这些对于现在的这群人来说,谁又能预见到呢?他们或许正沉浸在报纸翻页的声音中,享受着那份独特的墨香与纸质的触感,完全无法想象未来信息获取方式的巨大变革。要不是自己作为穿越者,亲身经历并见证了这一转变,恐怕自己当时也如同他们一般,难以想象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吧!这份超前的认知,让他不禁感慨时光的流转与时代的进步。

想到这,他还像20年前一样习惯性地停下脚步,顺手买了一份晚报。祁英明报纸在手,他加快了脚步,直奔那个曾经见证他无数奋斗日夜的地下室。刚踏入地下室,一股熟悉的潮气便迎面扑来,他不禁心生感慨,二十年前的北漂生涯,住在这样的地下室里,对那时的他来说,已是一种奢侈。

穿过昏暗而冗长的走廊,祁英明来到了房东大姐的值班室前。这间狭小的空间既是大姐的值班之地,也是她和丈夫经营这个地下室的“总部”。也是一间小卖部,简单的方便面,啤酒,小零食都是有的,大姐抬头,一眼便认出了祁英明,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半开玩笑地说:“又下班了呀,小王八羔子,今天看起来精神不错嘛!

”祁英明微笑着点了点头,回应道:“必须的呀,大姐。”简单的对话中,藏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温情与理解。

随后,他步履蹒跚地依靠着脑海深处的记忆,缓缓地走到了曾经居住过的地下室门前。他颤抖着双手从兜里摸索出那把刚刚获得的、再熟悉不过的钥匙,小心翼翼地插入锁孔,轻轻一转,只听“咔嚓”一声,门开了。

就在门开启的瞬间,一股熟悉而又难以言喻的味道扑面而来。这股味道既陌生又亲切,让人说不清道不明,但此刻祁英明那超乎常人几十倍的敏锐嗅觉却无比笃定——这正是属于他自身的独特体味。

走进屋内,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张摆放着电脑的破旧桌子。那台电脑还是当年好友陆凯留给他的珍贵礼物,如今依然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过往的故事。紧挨着桌子的,便是他那张简陋的床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