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蔼亭知晓皇帝确实是和他们讨论国家制度之后,其智慧又重新回来;
说话也开始变得大胆一些。
“华夏自有我汉家的制度,历朝历代都是在试验出一种完美的制度。”
“欧洲人的制度都是为贵族、资本家所服务的,不管是自由民主,还是君主立宪都是,根本不会在乎百姓死活。”
“而我华夏每个读书人的初衷,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叶蔼亭哔哩啪说了一大通之后,做出总结道:
“华夏两千年的历史文化,欧洲那些弹丸小国的三流制度不可以套用。”
“这,从根本上有所不同!”
“呃……”
冯瑞科没想到,自己思考、犹豫了一两年的君主立宪制度,被叶蔼亭贬的一文不值。
让他心中有些尴尬。
但脸上不动声色,露出倾听状。
“陛下,一个王朝是否长久,不在于专制还是民主,归根结底在于吏治!”
叶蔼亭说完直接坐回去,端起茶杯将水一饮而尽后,开始高谈阔论;
从历朝历代的历史,到名人事迹。
听得冯瑞科心中恍然;
从隋唐,到宋明,皇帝和科举出仕的官员,都是想办法为底层百姓争取利益。
都是在与两汉以来,形成的世家大族作斗争,科举才由此而来。
作为皇帝;
哪一个会自毁根基,绝了自家的江山?
哪一个不想百姓安居乐业?
哪一个不想王朝千秋万世?
即使是再平庸、再混蛋,甚至是每个朝代的亡国之君,其主观意志不会把百姓视为敌人。
只是;
他们与百姓之间隔了一层官僚,官僚阶层为了自己的利益,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导致民不聊生。
百姓活不下去,第一个就怪皇帝,谁让皇帝是名义上的天下之主,这个天下坏了,皇帝不背锅谁来背。
于是;
他们造反换一个皇帝上位,隔一两百年时间,这个天下还是会乱,那就又换一个皇帝。
如此循环!
归根结底,中间传达皇帝意志的官僚体系,但皇帝毕竟只是一个人,需要官员去治理天下。
“如今的华夏帝国的首要目标,是创建一种近乎完美的官员考核制度,让吏治长时间清明。”
“治吏就是治国!”
叶蔼亭说的自己都口干舌燥,拿起茶壶倒茶猛饮了一杯。
“甚是有理!”
在场其他三人频频点头附和,还在中间穿插补充。
冯瑞科也开始陷入自我怀疑。
前世,铺天盖地的宣传封建王朝的邪恶性、落后性、被淘汰的必然性,这是盖棺定论了的。
自由民主才是潮流。
怎么叶蔼亭他们却持截然不同的意见呢,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正疑惑间。
叶蔼亭又抛出一句话:
“陛下,若是站在百姓一边的君主失去了权利,官僚阶层没了悬在头上的刀,将会如放出的猛虎,肆意吞噬百姓的利益。”
“百姓永远翻不了身!”
这一句让冯瑞科醍醐灌顶,将君主立宪制的想法彻底抛弃。
本来;
皇帝、官僚阶层、百姓之间,是三足鼎立,皇帝会为了百姓制约官员。
皇帝没了权力之后,百姓不就任由官僚阶层揉搓,阶层固化,永远出不了头。
隋唐到宋明,无数皇帝坚持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恐怕会被官僚阶层首先废掉;
流于形式。
他们只要稍微改一改,就能让平民再无进入统治阶层的希望,国家将进入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僚垄断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