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扬州后,林远立即召集路线规划司的伙计,重新调整数据。他还根据蜀道的特点,制定了特殊的运输方案:采用小型驮马代替大型马车,将货物分装成轻便的包裹;为镖师配备解毒药物、防瘴气的面罩;在沿途设立多个临时据点,供商队休息和补给。
随着“最短路径法”的推广,天元镖局的运输效率大幅提升。货物准时送达率从原来的70%提高到95%,运输成本降低了25%。但林远并未满足于此,他开始思考如何将天气因素纳入权重计算。
他命人在镖局后院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气象观测台,放置了自制的日晷、湿度计、风向标等仪器。同时,与各地的道观、寺庙合作,让道士、僧人帮忙记录当地的天气情况。经过半年的数据积累,林远总结出了一套天气权重计算方法:晴天权重为1,阴天为1.2,小雨为1.5,大雨为2,暴雨则暂停运输;冬季大雪封山路段,权重直接设定为最大值。
在一次运输茶叶的任务中,路线规划司根据天气预报,提前调整了路线。原本计划走水路经长江运输,但预报显示未来三天将有暴雨,长江水位可能暴涨。于是,将路线改为陆路,虽然运输成本有所增加,但避免了货物被淹的风险。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另一支未调整路线的商队,在长江上遭遇暴雨,损失了三分之一的货物。
“最短路径法”的成功,也引来了同行的窥探。有一次,林远发现路线规划司的一本《权重计算手册》不翼而飞。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召回所有在外的商队,更换了所有路线权重的计算标准和标记方式。同时,安排暗卫展开调查,最终在竞争对手的据点里找到了被盗的手册。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林远对手册进行了加密处理,采用只有天元镖局内部人员知晓的特殊符号和密码。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林远意识到单纯依靠人力计算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他想起在现代见过的算盘改进版——计算尺。于是,他与工匠们一起研究,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制作出了一种“物流计算尺”。这种计算尺由多层木制滑尺组成,上面刻有不同的刻度和标记,通过滑动不同的尺层,可以快速计算出路线的权重总和。有了计算尺的帮助,路线规划司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近一倍。
但新的挑战接踵而至。随着天元镖局业务拓展至边疆,漠北的戈壁、西域的沙漠成为新的运输难题。林远专门成立了“边疆路线研究小组”,招募熟悉塞外地理的向导,结合他们的经验对“最短路径法”进行改良。在沙漠地区,他们将水源分布、绿洲位置纳入权重计算,缺水路段权重会随着距离最近绿洲的远近呈指数级增长;在戈壁滩,则重点考虑风向对运输速度的影响,逆风路段权重增加50% 。
为了验证改良后的算法,林远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镖师,组建了一支“戈壁商队”,从兰州出发,运送丝绸、茶叶等货物至哈密卫。出发前,路线规划司根据最新数据,规划了一条看似绕路,但能最大限度利用绿洲补给、避开风沙的路线。商队携带了特制的水囊,这些水囊由牛皮制成,内衬防水的桐油布,每个水囊都标注着容量和预计使用天数。
在戈壁中行进时,商队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幸好提前规划的路线中有一处隐蔽的峡谷可以躲避。镖师们按照林远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将货物用绳索固定在骆驼背上,人躲在峡谷中,用浸湿的布条捂住口鼻。沙尘暴过后,商队继续前行,由于路线规划合理,虽然遭遇恶劣天气,但货物和人员都安然无恙,且按时抵达了哈密卫。
这次成功的运输,让“最短路径法”在边疆地区也得到了认可。林远趁热打铁,与边疆的卫所、部落建立合作关系,在重要节点设立补给站和情报点。这些补给站不仅为商队提供食宿、物资,还承担着收集当地路况、天气、治安等信息的任务。情报点则由暗卫和当地可靠人员组成,通过信鸽、快马等方式,及时将信息传回扬州总部。
在南方的水网地区,林远又针对水路运输的特点,对“最短路径法”进行优化。他派人绘制详细的水系地图,标注出每条河流的水深、流速、险滩位置。对于不同类型的货物,制定了不同的水路运输权重标准。例如,运送瓷器等易碎品时,水流湍急的河段权重会大幅增加;而运送粮食等耐储存货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选择水流较快的路线以提高运输速度。
同时,林远还发明了一种“水路运输日志”,要求每艘货船的船老大每天记录航行里程、停靠站点、天气状况、遇到的问题等信息。这些日志每月会送回扬州总部,路线规划司通过分析日志数据,不断完善水路运输的权重计算模型。
随着天元镖局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林远开始考虑将“最短路径法”推广到整个商业网络。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商路规划研讨会”,邀请各地的商人、镖局代表、漕运官员参加。在研讨会上,林远详细介绍了“最短路径法”的原理、应用案例和推广方案。
为了让与会者更直观地了解,他在会场中央搭建了一个巨大的沙盘,沙盘上有山川、河流、城市和道路。通过移动沙盘上的标志物,模拟不同路线的运输情况。林远还安排了实际案例的现场演示,用算筹和计算尺现场计算不同路线的权重,让大家亲眼看到“最短路径法”如何帮助选择最优路线。
这次研讨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商人表示愿意与天元镖局合作,共享路线信息和运输资源。林远顺势推出了“商路联盟”计划,加入联盟的商家可以共享天元镖局的路线规划数据,同时也需要提供自己掌握的信息,共同完善这个庞大的商业网络。
在“商路联盟”的推动下,各地的商路逐渐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货物运输更加高效,商业流通更加顺畅。林远看着日益繁荣的商业景象,深知“最短路径法”不仅改变了天元镖局的命运,也在悄然改变着大明的商业格局。
但林远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开始思考如何将“最短路径法”与大明的邮政系统相结合,提高公文传递的效率。他与朝廷的驿站系统展开合作,将驿站作为节点,重新规划公文传递路线。通过引入权重计算,优先选择安全、快捷的路线,大大缩短了公文传递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林远还发现了驿站系统存在的一些弊端,如人员冗余、管理混乱等。他向朝廷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包括精简驿站人员、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引入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等。这些建议得到了部分官员的认可和支持,为大明驿站系统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实践,“最短路径法”在大明的商业和物流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林远站在扬州城的城墙上,看着往来如织的商队,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在议事厅里的一个想法,到如今改变整个商业格局的创新,这条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也收获了无数的成就与荣耀。而天元镖局,也必将在“最短路径法”的助力下,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