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的暮色裹挟着运河的水汽,将天元镖局的飞檐浸染成黛青色。林远摩挲着案头新到的《货物验收大典》修订本,墨香未散,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老周喘着粗气跨进书房,青布长衫下摆还沾着码头的淤泥:“掌柜!漕帮的‘浪里白条’张横求见,带着三艘漕船的兄弟,说是要谈‘扬州水运的规矩’!”
林远的指尖停在书页间夹着的红绸书签上——那是上次货物验收比武获胜者的奖品。漕帮作为盘踞扬州多年的老牌势力,曾因仿制天元镖局的运输技术吃过大亏,如今突然登门求和,其中定有蹊跷。“请他们到议事厅,备上明前龙井,再让陈大海带二十名镖师暗中戒备。”他将书签小心收好,起身整理衣袍,腰间新配的“物流计算尺”挂件随着动作轻响。
议事厅内烛火摇曳,张横身披玄色鲛绡大氅,腰间鎏金分水刺在火光下泛着冷芒。他身后站着十二名壮汉,个个膀大腰圆,袖口露出的小臂刺着狰狞的水兽图腾。“林掌柜好手段!”张横重重落座,震得八仙桌的茶盏叮当作响,“货物验收标准化,连皇家采办都入了你的局。漕帮在扬州运了二十年的货,如今竟被你抢去六成生意!”
林远不动声色地斟茶,青瓷盏中的茶叶在沸水中舒展:“张舵主这话折煞在下。天元镖局不过是守着‘诚信’二字,按规矩办事罢了。”他推过一盏茶,杯壁上的冰裂纹映着烛火,“听闻漕帮近日在瓜洲渡口折了两船漕粮?”
张横的瞳孔骤然收缩。半月前,漕帮运往京城的漕粮在瓜洲遇劫,劫匪竟熟知押运路线与换防时间,这正是他急于求和的关键。他强压下怒意,从袖中抽出一卷泛黄的羊皮地图:“林掌柜既然清楚,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漕帮愿与天元划分扬州货运势力,运河以东归我们,以西归你们,互不犯界!”
地图在桌面上铺开,扬州城的街巷、码头、漕运河道尽在其中。林远的目光扫过标注着“茱萸湾码头”的红点——那是天元镖局的货运枢纽。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物流计算尺”,在地图上快速丈量:“张舵主可知,按贵帮的划分,天元每月要绕路三百里?况且,漕运码头多在河东,这协议怕是有失公允。”
谈判陷入僵局。张横抓起茶盏一饮而尽,茶水顺着嘴角滴落:“林掌柜想要如何?难不成要吞了漕帮的饭碗?”他身后的壮汉们纷纷按上刀柄,议事厅的空气瞬间凝固。
林远却不慌不忙,命人取来三个沙漏、十二枚刻着不同货物标识的青铜令牌,以及一个缩小版的扬州城沙盘。沙盘上,运河波光粼粼,用蓝色琉璃珠点缀;街巷、码头则用微型木雕呈现,茱萸湾码头处还插着一面绣着麒麟的小旗。“我们用‘最短路径法’算一算。”他将令牌分别置于地图上的扬州、苏州、杭州等节点,“粮食、丝绸、瓷器三类货物,按漕帮的运力,每月可运二十船;天元擅长陆路,可承担三成水运。若按区域划分,漕帮虽占码头优势,但需承担偏远路线的亏损。”
他转动计算尺,用红绳在沙盘上模拟货物运输轨迹,每经过一个节点,便放置一枚刻有对应权重的竹牌。“比如从扬州运丝绸到杭州,走漕帮划定的路线,需经过五个税卡,且要绕行洪泽湖,总权重高达47;而走天元规划的水陆联运路线,虽然前期需陆运百里,但可避开三处税卡,总权重仅为32。”林远又拿出一本账簿,上面详细记录着漕帮近半年的运输损耗数据,“张舵主请看,漕帮运输瓷器的破损率高达18%,而天元通过标准化包装与验收,可将此数据控制在5%以内。”
张横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鎏金分水刺与桌面碰撞出细碎声响。这个方案看似平分秋色,实则暗藏玄机——高价值货物虽利润丰厚,但运输风险极大;而大宗货物虽利润薄,却胜在稳定。“林掌柜好算计!”他突然大笑,“不过漕帮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我要天元镖局的货物验收标准,以及路线规划的部分数据!”
此言一出,陈大海怒目圆睁,手按刀柄便要上前。林远抬手制止,心中却暗自思量:漕帮掌控着运河水系的实时水文、航道变迁等关键信息,若能交换数据,对完善“物流轨迹异常预警系统”大有裨益。“可以,但漕帮需开放瓜洲、仪征两大码头供天元使用,且每月提供详细的水位、风向记录。”他顿了顿,“另外,所有合作货物必须经过天元的标准化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