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训练区:设置骑术场、箭术场、阵型演练场,分阶段训练不同技能;
推行轮值制度:每日三班倒,轮流训练、巡逻、执勤,保持军队持续运作;
他还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奖惩制度:
出勤满月无迟到者,赏米两斗;
战术考核优秀者,优先发放新制铠甲;
违抗军令者,杖责二十,三次以上开除军籍;
这些措施很快见效,原本松散的农民军开始展现出正规军的雏形。
【白马义从特性激活:骑兵训练初见成效】
赵信深知,白马义从最核心的能力是高速机动与远程骑射。为了打造这样的部队,他首先着手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1.
马匹来源
起义军原有的战马大多劣等,无法胜任长途奔袭任务。赵信决定采取以下策略:
征调民间良马,按价收购;
派遣斥候潜入附近州县,夺取官军马厩;
在山区设立临时养马点,储备草料,培育新马;
2.
骑术训练
他亲自教授士兵基础骑术,包括:
上下马动作规范;
控马转向、加速减速;
马上站立、转身射击;
夜间骑行、复杂地形适应;
3.
远程打击能力提升
为增强远程火力,他安排工匠改进弓弩:
改良复合弓结构,提高拉力;
研发轻便箭囊,便于骑兵携带;
组织夜间射箭训练,提升命中率;
【白马义从特性激活进度:12%】
【新增可用技能:【骑射齐射】【快速包抄】】
随着训练深入,这批士兵已初步掌握白马义从的基本作战方式。他们能在疾驰中精准放箭,也能迅速合围敌军小股部队,成为战场上的“流动利刃”。
【战术推演:伏击与奔袭结合】
一天夜里,赵信召集骨干军官,进行一次战术沙盘推演。目标是模拟一场对官军粮道的袭击行动。他提出战术构想:
先派出小队斥候侦查敌军行进路线;
主力部队埋伏于险要地段两侧;
等敌军半数进入伏击圈时发起突袭;
同时派出骑兵绕后切断退路;
战斗结束后迅速撤离,避免被援军反包围;
将领们纷纷点头称妙。“这打法比我们以前野蛮冲杀有效多了。”一名老卒感慨,“这才是真正的用脑子打仗。”赵信微微一笑:“战争的本质,从来就不是谁人多谁赢,而是谁能打得更聪明。”
【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除了训练士兵,赵信还特别重视后勤建设。他深知,一支军队若没有稳定的补给线,即便再勇猛也无法持久。因此,他推动了一系列后勤改革:
1.
建立仓管系统
设立“粮务司”,专职管理粮食收发;
建造地下粮仓,防潮防火;
实行定量配给,防止浪费;
2.
招募工匠团队
招募铁匠、木匠、皮革匠等手艺人;
成立“军械工坊”,统一修复兵器;
制作简易攻城器械模型,以备不时之需;
3.
发动民众支援
在周边村庄设立“军属互助社”,提供粮食与人力支援;
发放“军功凭证”,鼓励百姓协助运输、侦查;
明确规定不得扰民,违者严惩;
“我们要让百姓明白,我们不是流寇,而是真正能给他们带来希望的力量。”赵信的话传遍营地,士气进一步高涨。
【尾声:白马义从初成,赵信的战略蓝图】
夜色沉沉,赵信站在营帐外,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训练场。第一批白马义从已经成型,战斗力远超普通士兵。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童贯率领的朝廷大军,以及各路割据势力的虎视眈眈。但他不再畏惧。因为他已经掌握了真正的力量——组织、训练、战略、后勤。这才是乱世中立足的根本。而他的白马义从,终将成为横扫天下的利剑。